牛按:记住,方歌只有28个字,编写的人是不会在方歌里面讲废话的,说不定下一个考点还是在方歌中,期待你去挖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或文末点一下“在看”,谢谢!
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
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乌药、木香、茴香、青皮、高良姜各半两,巴豆七十粒,川楝子十个,槟榔两个
方歌前两句在说本方的药物组成(八味药):乌药、木香、茴香、青皮、高良姜各,巴豆,川楝子,槟榔。其中第二句中的“巴豆制楝”的“制”字,是在说巴豆与川楝子之间存在着药性上的制约关系,详见下方“答疑解惑”中的说明。
方歌第三句是天台乌药散的功效: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方歌第四句是本方的主治及症见相关:天台乌药散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症见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本证因寒凝肝脉,气机阻滞所致。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过少腹,若肝经气机郁滞,复感外寒,则可内外相合,发为小肠疝气,此谓“诸疝皆归肝经”(《儒门事亲》)。厥阴气滞寒凝,又可发为痛经、瘕聚等。治以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十版教材的方歌为“天台乌药木茴香,川楝槟榔巴豆姜,再用青皮为细末,一钱酒下痛疝尝”,前三句在说药物组成,第四句是用法中的“空心,食前温酒服下”,用温酒服,是为了更好的散寒。
1.(A43)天台乌药散的组成药物是:
A.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干姜、槟榔、川楝子
B.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煨姜、槟榔、川楝子
C.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炮姜、香附、川楝子
D.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生姜、香附、川楝子
E.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高良姜、槟榔、川楝子
2.(X、X)天台乌药散的功用是:
A.行气疏肝
B.燥湿除满
C.活血通络
D.散寒止痛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查看
答案:1.E;2.AD。
第1题:这个题本身难度不大,结合方歌“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此方”。但这道题的重点在于,方歌里的字眼只能排除掉CD两个选项,ABE三个选项无法进行判断。这里就凸显药真题一直强调的,背完方歌一定要写药物并且进行核对。这道题的点在于,姜是谁?天台乌药散的姜,是治疗胃痛效果非常好的高良姜。抓住高良姜这一个点,甚至可以不用方歌就能迅速确定这道题的答案。
第2题:本题考查天台乌药散的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B.燥湿除满为厚朴温中汤之类的功效;C.活血通络是川楝子之类的功效。
川楝子苦寒,本来不适用于寒证,为什么这里却可以用?
川楝子和巴豆麸炒,炒完之后,麸子不用了,巴豆也不要了,只要巴豆的气味,把巴豆的气味留给川楝子了,巴豆是热的,川楝子是寒的,这样一来,就用巴豆制约了川楝子的苦寒之性,且能增强了川楝子行气散结的功效。而且只留巴豆之气,不留巴豆,也避免了巴豆峻下的弊端。
川楝子在这里的作用有三:第一,行气散结;第二,能够和一派辛热之药形成制约作用;第三,针对治疗伏阳邪热。
扫下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