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评孙杨禁赛
前言
以往听说因服用兴奋剂被国际奥委会处罚的,多半出于其他国家运动员,中国运动员给我总的印象是——质朴,谦逊,坚韧,顽强,规范,守纪。孙杨因此遭禁让国人难以置信,甚至怀疑是某些强权国家打压“东亚病夫”的惯用伎俩,然而,仔细审视孙杨在案件的前后的表现和孙杨生长的环境,不难说明此案绝非偶然。
旭,指王旭明,前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记者,语文出版社社长。我眼前的王老师,应该是教育家,语文教学专家,诗人,时事评论家,全国“真语文教学”的倡导者、践行者。
倡导“真语文”,自然是针对应试教育下答题方法教学式的假语文的一场语文革命,而革命往往是逆风而行,既需要一身正气,满腔热情,还需要仰望心空,脚踏实地。先生正如此,直到退休,依然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而且经过教育部新闻工作的大浪淘沙,滚沙淘金,最终获得对“真语文”的大彻大悟。为追逐那颗真语文之星,风尘仆仆,朝发晚别,奔走在全国真语文教研的会场,穿梭在诗文朗诵的现场,出没于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奋笔于朝花夕拾的文案上。
现在的语文考试,只能考出基本的知识水平,不能考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我想毛泽东、鲁迅来参加考试应该不会考出好成绩,可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谁能及否?文化大革命,确实荒废的教育,但我觉得语文还算好吧!因为,大字报、大辩论、大批斗、大跃进的运动,教会了人们积累和运用语言作为战斗的武器,很多并没有高学历的人练就出一手好字,一纸佳作,一腔论调,这不能说不是语文能力吧。语文不完全是学出来的,很多是用出来的,课堂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有表现的欲望,有表演的角色,他才会自然的产生语言的嗅觉,自觉地阅读积累,逐步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怪哉!怎么蒋老师今天高谈阔论语文教学?一次全国“真语文”教研会上,我通过电子屏幕发表对“真语文”的讨论。王旭明老师突然宣布暂停活动,让老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