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月这件事,我也算从头到尾体验过了。一些所经所感,记录于此。我和你,也许是共鸣,也许有差异。留言区,期待你们更丰富的分享。一,我们是爱人,是并肩的战友孕早期,因为激素作祟,情绪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用句话形容:连月亮不圆都想哭。我开始吹毛求疵的“作”起来,因为一些极小的事情:比如他煎鸡蛋弄出的油烟味,和我斗嘴说了两句不开心的话,多吃了几口我喜欢的菜,都会令我生气,甚至挤出两滴眼泪。我慢慢观察这种情绪,不出所料,因身体不适,而发泄的脾气,只占了一点点。更多的是,我在期待,他对我脾气的回应。当我察觉到他升起的不安、自责、难过后,我的情绪马上就烟消云散。对,只要看到他因同理心而产生痛苦,一秒钟我就没事儿了。我好像在用这样的方式,让“孕反”这个单人痛苦,转化成两个人的。即使他在身边照顾,嘘寒问暖,我心里还是觉得太轻描淡写了。都不够,要一点痛苦,才是真实的妊娠。思维的转变,是一次生病。外出就餐时,大概吃了一盘陈年“老豆腐”,半夜,我俩同时上吐下泻。妊娠原因,我不能吃药,他就在网上挂号问诊,得知“益生菌”可以缓解,就骑着电瓶车去大理古城买药了。那天还下着春雨,我在床上,分不清孕反还是肠胃炎,频频作呕,辗转反侧;他淋着雨,忍着痛,带回两盒药。晚上,有了这样的对话:“我难受,想哭。”“我也是。”“你为什么想哭?”“你在孕育一个新的生命,从刚开始就不容易了。”此刻,他正面对我,轻抚背部,渐渐地,我俩恍恍惚惚的睡着了。半夜醒来,借着月光,看到他眉头深蹙,我用手轻抚,试图抚平,但无效。那一刻,我觉得人类的苦痛是可以共情的。早上,迷糊睁开眼的他,迫不及待问:“身体感觉好点了吗?”至此,在怀孕的路上,我没有再扮演苦情戏,没有一遍遍的思虑、念叨身为女性的不易。但我会把当下的感受告诉他,述说本身就是一种化解。而他温和、耐心的倾听,有效的行动,便是最好的分担。孩子出生后,这样的默契配合,更突显好处。我照顾孩子,你去开心冲个浪;你照顾孩子,我安心看部电影。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照看幼崽时,难免有大意和不周,但差不多就行,孩子都会长大的。家庭氛围的和谐,可比吃什么奶粉,多久换尿不湿,穿得冷热,重要多了。二,从孕反开始,好好爱自己某书上有个提问:“怀孕了吃冰激凌会怎样?”点赞最高的回答:“会快乐。”孕反是个死循环:吃了东西很想吐,不吃干呕更想吐。唯一吃得下的食物,都集中在蛋糕、冰激凌、凉水果这几样上。嗯,高糖高脂肪,没错了。他是最先行动的。五月在海南,晚饭吃不下,他就跑去超市,把冰柜里所有的雀巢冰激凌,全部,买回来了。说:“有胃口,就敞开吃。”我受此启发,也彻底放飞自我。回到大理,囤了一箱冰激凌,整日拿甜品当饭,外出就餐唯汉堡、pizza一类。每天吃一粒叶酸综合维生素,补充营养,也心安理得。他知道我喜欢玩,便对症下药,买了一整套帐篷、睡袋等装备,计划去山边露营。帐篷刚到货,大理就地震了,我们的第一次露营,就献给了小区的网球场。六月初,高原上的杜鹃花,递次开放。他提议,去我最爱的藏区转转,车子颠簸,开到了几近无人的夏牧场,海拔米。清冷、稀薄的空气,还有远处的雪山森林,令我瞬间精神抖擞,拿起久违的相机,行走拍摄,倍感舒心。晚上回到酒店,虽然身体的倦意与难受会苏醒,但那几日的小旅行,依旧是孕早期最美好的回忆。孕中、晚期的旅行更多了。从海南的五指山,大理的波罗寺,到丽江的阿纳果,多是我爱的森林山麓。孕34周,我们自驾从大理出发,到贵州兴义眺望万峰林,广西崇左赏喀斯特地貌,广西北海遛沙滩,再悠悠然的转了一圈广东。总之,走路不便就慢慢走,到不了终点就欣赏沿途风景。虽是孕晚期,但各方面状态都不错,也更明确到,好心情,才是身体的保护伞。是的,在你历经的每一个特殊时刻,都可以,合乎心意,快快乐乐。三,相信你的身体,它自有智慧孕中期,孕反退去。我逐渐切换到健康饮食:控制碳水,高蛋白,高纤维,优质脂肪,规律三餐。可以说,我在非常严格的选搭配食材,参考营养学,保证健康的同时,吃得很节制。但,20多天,依旧重了4斤。一度怀疑是体重秤坏了。开始闷闷不乐,质疑,因为结果与愿望不符。网络上,到处都是“长胎不长肉”的经验、成果。我看着自己近期的照片,大量对比其他孕妇,每天反复照镜子,核实自己到底胖不胖。终于,身材焦虑到失眠。那天晚上,我躺在沙发上,强行关掉所有外来的因素,让头脑放空,渐渐的,心绪平静。理性的意识慢慢浮起:是我太用力了,活在想象、比较中,所以无法接受现实。这是我第一次怀孕,自然会遇到各种新鲜的问题。我需要做的,是尽量把过去的经验,别人的经验放下,去全然的相信我的身体。按照之前的原则,合理饮食,每天游泳。剩下的,交给身体本身,它是智慧的,它会帮我,有效的调节体重,为胎儿做最优的准备。如果这期间生病,难受,也只是一种应激反应,或是对我的提示。我改善我能改善的,想吃素,就继续;胃口油腻,就喝几泡清茶。觉察身体,自我调节,保持动态的平衡。剩下的,就是无条件信任身体的能动性。后来,看过一些科学报告,从妊娠中期开始,身体就会为“母乳”做准备,大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多集中在腰腹和大腿。母乳结束后,也会自然而然的恢复。你的心是自由的,你的身体也是。不去控制,而是相互配合,顺遂而行。妊娠期间,体重的变化是:孕前体重斤,生产时斤,出月子斤,目前产后三个多月斤。保持低碳饮食+轻运动,大概产后半年,可以基本恢复。四,一切从简,无限可能怀孕后,我俩在生儿育女方面,快速达成一致:一切从简,无限可能。从简,是指物质方面,少买东西。尤其小孩的衣服,更新换代快,保证一个阶段有3-5身就可以了,勤洗。生化用品,也是能少就少,比如奶瓶,就留了朋友给的两支二手。配套的那些刷子、洗涤液、高温消毒器、温奶器,都不用。我觉得,她肚子里,还是需要一些正常菌群的,奶瓶用后水刷就好,偶尔放锅里煮一下,养的太讲究,大人累,孩子抵抗力也欠缺。大的花销是奶粉,反正,宽裕就喝爱他美,普通就选君乐宝。我不觉得,我俩能生个“天才”,她也不用赢在起跑线。所以对奶粉的需求是:体重稳定增长,大便基本正常,就可以了。尿不湿,花王。花了一分钟,直接选了淘宝销量最高的。我平时的购物习惯就是这样,很少花时间,在七零八碎的物品细节上。能用的,就会不断复购。还有几个大件:提篮、安全座椅、推车。有新有旧,也都是朋友送的。至于玩具、及其他五花八门的东西,就算了吧。孩子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尤其小月龄,父母比什么都好玩。无限,指体验方面。我会根据她的喜好,结合身体状况,带她尽可能多的去体验这个世界。比如,月子里,发现她喜欢水,可能曾经熟悉的羊水环境,能给她安全感。于是,洗澡的时候,就陪她多玩一会。等到2个月后,每周带她泡一次温泉。在水里的她,自由自在,小胳膊小腿快速摆动,一副怡然自得。也是2个月时,她对光线更敏感了,常常自己转头向窗户。也因此,我每天抱她在露台,那里有棵大树,随风摆动,我俩就定在原地静观。当然,也带她去海滩、逛猴岛、看樱花,甚至去了高海拔的香格里拉。她一次次证明,那小小的身体,储存着大大的能量,对外界非常好奇,身体也跟随着不断突破和适应。我只想说,如果你打算或正在怀孕,可以不那么着急买东西,其实,宝宝需要的物质很少。大多辅助的工具,反而让父母丧失感受力。如果经济宽裕,就换一些时间吧,陪陪婴幼期的她。那个小生命本身,才是孕育的最神奇之处。五,找到一种方式,放松下来我第一次产检,是在北京,当时8周,看胎心胎芽。美中宜和的大夫,非常温和。临别时,她嘱咐我:少去人多的地方,保持心情的愉悦。对,如今妊娠时的重点,已经不是吃什么,补什么。毕竟,在这个社会,营养过剩多于营养不良。但,干净的环境,稳定的情绪,却是珍贵的。幸运的是,孕中期,我在苍山遇到一位非常好的“打坐”老师,我和宝宝的福祉也悄然而至。每天8点起床,吃完早餐,沿着山路步行40分钟,经过两座茶园;大片植物茂盛的树林;开阔的平坡,可眺望洱海。在这个过程中,养身,养眼。被大自然深深滋养着,自己的频率,始终保持在愉悦、平和中。抵达山中老石屋,老师已经用柴火煮好山泉水,泡上野生滇红,或是福建的碧螺春。两杯茶后,上到木楼,先做10分钟的呼吸吐纳,身体拉伸。之后,将身心收回,专注打坐,每天1小时。那是无比滋养的1小时。学习把念头、外在统统放下,安驻于此刻,关照自己的感受,却不妄为。我家小姑娘出生后一直很乖,朋友都说和我孕期打坐有关,我不知晓这其中的关联,但很明确的是,我自己在连续打坐的整个阶段,状态都非常好,心情舒缓、放松,不患得患失,没有杂念。我的身体也变好了,打坐的前几天,每每大量出汗,老师说是在排湿寒。到孕晚期,虽盆骨下沉,也依旧能端正盘坐,能感觉到,气脉通畅顺遂,完全不会犯懒混沌。而头脑方面,因为杂念少了,不胡思乱想,正念渐渐占了上风,阳气充盈,可以独自走夜晚的山路,而不心慌。这在打坐前,是万万不敢的。午餐,也常在山上吃素。有机的瓜果蔬菜,五颜六色;一口大锅,蒸着红薯、玉米、板栗;主食多为小米核桃粥。烹饪简单,却很有幸福感。第一次怀孕,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妊娠的“意外事件”,很多“要注意的”,而变得忐忑不安。后来发现,这些担忧都没有发生。而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调整自我的状态,以最轻松、愉悦的心情,给宝宝创造温和的母体环境,并迎接她的到来。所以,无论是散步、读书、打坐、游泳,找一个方式,放松下来。六,相信科学,更尊重感受他抱着书《DK百科大全》,了解孕期知识。每到一个时期,都会告诉我这段的生理特征。但不会说:你该做什么,对你和胎儿好。神奇的是,无论我听到多少种不同的妊娠,最后却发现,自己和书上的轨迹,几乎一模一样。我就是那个平均值,甚至宝宝的大小,也严丝合缝的向前走。科学,真的不骗人。所有孕检,都一次通过。32周,她的头渐渐转下;36周,顺利入盆;39周,预测6斤,很靠下,随时会发动。是的,小姑娘是在预产期当天早上发动的。结合宝宝的状况,和我的身体情况,医生建议顺产。当然,我在孕晚期,也一直为顺产做着准备:每天多散步;低碳水控制血糖和胎儿体重;看《温柔分娩》的书和视频,了解宫缩过程,以免临场无措紧张;练习拉玛泽呼吸法;确定了使用无痛分娩,且爱人陪产。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她的降临。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此发展,虽然开到1指,我就打上了无痛,但还是被宫缩折磨得死去活来,我尝试坚持了三小时,开到2指。即使他守在身边,无数的鼓励与安抚;我的理性知道这只是一个必经的短暂过程;麻醉也许可以再加点…但我还是受不了了,医生来内检时,我对她说:“我只有两条路,要么疼死,要么剖腹产。”真是个有人情味的医生!只问了我一次:“想好了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就立刻准备手术。10分钟后,我的肚子已经麻了,30分钟后,我的女儿就出生了。真好!那一刻,无限感恩医疗的进步,剖腹产居然能这么利索、平安的让孩子降临。并为我减轻了无尽的痛苦。做手术时,医生就对我讲:“刀口会切很小,靠下一些,不会影响你之后游泳之类。”缝合的也很细致。医生知道我痛感低,插尿管、压肚子,这些“可怕”环节都是在有麻醉时完成的。愈合期那几天,也有外用的止疼药。无限庆幸,没有一直坚持顺产,而是尊重了自己的感受。当然,也会有一些小伙伴,在那个瞬间跟着感受走,事后通过头脑的理性分析,或他人言语,开始懊恼,这就是内耗了。真的,大可不必!我们要学着保护自己,珍重此刻,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有一些小遗憾,也请体谅那时的自己,爱她,理解她的选择。这是个无限的正循环,你通过复盘、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行动力更强。怀胎十月,依稀记得的大事件,就是这些。希望,之后和你们继续分享,养育的过程。感谢阅读。水星的微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caic.com/wnhg/1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