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内病例奇谭17纸上得来终觉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自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读文献大家都会读,但这毕竟是纸上的东西,要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大约真的要亲力亲为才行,否则纸上谈兵,误人。我今天说的这个案例是有类似文献的,然而我虽瞄过一眼文献,却始终只当做天方夜谭看,一笑了之,哪知这一眼派上用场了。

患者,男,56岁,年1月开始出现阵发性头痛恶呕,双眼视物不清及下肢乏力,病情逐步加重,2月中旬患者头痛加重,并且在头痛后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抖动,持续4-5分钟苏醒。外院查眼底见双侧视乳头水肿,右眼眼底出血。行腰穿发现压力mmH2O,白细胞16*10^6/L↑,葡萄糖5.71mmol/L↑,蛋白.6mg/L↑,Cl.5mmol/L,未找到生物源性感染和肿瘤依据。增强头颅MRI仅见脑室系统扩大(图1)。之后1个月患者头痛和意识障碍愈演愈烈,以至于发作间期意识也神志恍惚,3月中医院急诊。

图1.第三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增宽,但未见异常强化病灶

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的颅高压

我们知道颅高压常见的原因有外伤、脑血管意外、感染,炎症、先天发育畸形、肿瘤和脑缺氧等等,通常能在影像上看到显著的改变。影像表现相对隐匿的有静脉窦血栓、血管畸形和脑膜病变,但通过特殊序列也能看出些端倪,比如静脉窦血栓在增强相可见δ征,DWI相上可见静脉窦高信号;血管畸形在各相上可见流空影;脑膜病变在增强相可见脑膜强化等。但有时也会遇到尴尬处境:影像学没有特别提示,而脑脊液也查找不到原因。那又有那些可能性呢?

1.还是感染

病毒感染不一定会引起影像学改变,但可以引起颅高压。GiladO等报道了一例临床仅表现为颅高压的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案例,压力为mmH2O,头颅MRI正常,经脱水治疗,在病程17天即告缓解。同时作者综述了既往的7例类似案例,都是影像学没有改变。除了带状疱疹病毒外,甲肝病毒和麻疹病毒也有引起单纯颅高压的报道。回到我们这个案例,患者病程达2个月,并且还在进行性加重,重得以致发生脑疝,这不符合病毒的自限性特点。

GiladO,etal.PrimaryVaricellaInfectionPresentingWithHeadacheandElevatedIntracranialPressure.JournalofChildNeurology,Vol.30(6)-.

2.药物或毒物

引起颅高压的药物不少:维生素A,抗生素(萘啶酸、喹诺酮、四环素、米诺环素)、化疗药(维甲酸、阿糖胞苷、环孢霉素)、利培酮、胺碘酮、汞、锂、甲状腺素片、雄激素(达那唑)、糖皮质激素(包括撤药)和生长激素等。而这例患者平时不服用任何药物也不接触任何有毒物质。

3.内科疾病

包括风湿类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Addison病,Cushing病手术后,),贫血,右心衰、肥胖和分娩后等。患者在外院已经做过相应的检查,没有任何发现。

4.良性颅高压

如果实在找不到原因,那只能归到良性颅高压,这是一组病因不明的、以颅内压增高为特征的综合征。患者除颅内压增高外无其他阳性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正常,病情发展缓慢、且能自行缓解。但这个病例显然不是,他已经出现脑疝,因此绝对称不上“良性”,脑脊液蛋白飙到.6mg/L,是正常值得10倍,这也是不应该出现的。

世上没有“巧”事哪会有“巧”字

那几天,某一神仙群(全国的神经内科的神仙都在里面)出过一道小吃题,是一例脊髓肿瘤导致的颅高压,我并没有留心去看那个病例,因为我自认为群里出的妖魔鬼怪案例过于罕见,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不过,那天我鬼使神差地想到了那个病例,因为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家属反映了一段非常可疑的既往史:患者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右下肢乏力,行走拖沓,臀部酸痛,按风湿骨痛治疗一直没什么好。当时也就拍了一张X片,想想患者高得惊人的脑脊液蛋白,难不成是椎管堵塞了?外院没有做压腹试验,因此无法证实,我能做的是完善影像检查,于是安排了全脊髓的增强MRI,结果真的发现T12-L1水平椎管内脊髓病灶!

图2.T12-L1水平椎管内脊髓增粗,A为T2相,B为增强相,内部可见异常强化。

炎瘤之争

炎还是瘤?瘤还是炎?我认为是瘤,理由如下:1.我没见过只长在腰髓圆锥的炎,无论是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还是多发性硬化(或许这个说法比较武断,您可以回忆一下自个儿的从医经历),但我见过长在这里的肿瘤;2.如果是炎,这么肿胀通常会引起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如下肢截瘫和二便失禁,但患者虽然一般情况很差,挣扎时却力气非常大,粗略判断双下肢肌力有4级以上,这符合肿瘤表现;3.自年下半年至年3月,患者病程至少已有一年半,什么炎症能持续1年半?那脊髓还不萎缩?所以综上所述:瘤。不过,神经外科还是绕不过这倒坎:脊髓肿瘤尚未播散,怎么会导致脑积水呢?

要搁以前我也会犹豫不决,不过读过那篇文献后我有了说“不”的底气,经过讨论,我们达成了共识:做个全身PET-CT看看。我满心以为我会赢,然而……

图3.PET-CT:T12-L1层面脊髓肿胀增粗,伴FDG代谢增高,结合病史考虑炎性改变可能大,建议MRI随访除外不典型肿瘤

这个结论依旧是炎瘤不辨,甚至是更倾向炎,不过我仍然不服,有人劝我用激素,我坚持只能加强脱水治疗,没有理由用激素,后来患者找到了神外某教授,考虑是脊髓星形细胞瘤,建议手术,不过说手术后患者出现残疾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时患者家属打退堂鼓了,于医院去了。

跟踪到底

一个月后,我突然想到这个病人,于是主动去联系询问情况,医院按照炎症治疗,激素冲击加丙球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虽说我嘴上说很好,不过心里难免狐疑,什么炎症还能这样?莫非真的看走了眼?这个事一沉就是一年,直到今年年初,家属来联系我了,要求出具肿瘤的相关病史以供报销使用,怎么回事?家属告诉我,那次好转后没多久病情又继续加重,再上激素也无效,又过了1个月,患者在家中平静地走了。所以从最终结局看还是肿瘤,激素短暂的效果并不能改变预后,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caic.com/wnyf/10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