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对美丽女性往往使用"精美的芭比娃娃"来形容,然而,芭比娃娃所呈现的看似完美身材和外貌成为了女性永远无法达到的标杆。然而,在电影《律政俏佳人》中,女主角艾丽尽管努力维持她的美丽外表,但并未能赢得男友的忠诚,却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番事业。这引发了人们对类芭比形象的反思,究竟这种形象是在褒扬女性还是限制女性?是鼓励还是制造焦虑?
电影《律政俏佳人》系列自年首次上映以来,刻画了艾丽·伍兹的形象,她外貌酷似芭比娃娃,但在哈佛法学院、法庭、国会和家庭中不断探寻自身价值,打破了刻板印象,实现了个人成长。这一形象出现在21世纪初,与好莱坞小妞电影的兴起相关,其中年轻的白人女性在电影中扮演主要角色,通常是学生、年轻职场人员或时尚从业者。这些女主角追求事业和爱情,克服各种困难,激励了大多数观众。
电影中的形象选择与时代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律政俏佳人》中的类芭比形象适应了"粉红芭比"的外表,展示了她的金发、年轻、时尚和美丽。她的身份也多变,从学生到法学院的学生,再到国会议员,她反对动物实验中的化妆品测试。她是时尚达人,了解每季时尚趋势,拥有自己的风格,同时也是社交达人,有家庭和宠物,与其他类似芭比的年轻女性组成了三角姐妹会。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通过艾丽的类芭比形象,传达了关于女性自我价值和实现的价值观。电影中使用多个特写镜头突出她的金发、时尚和粉色特征。同时,金色和粉色的大量使用以及桃心元素的出现,将芭比文化灵活地融入了女主角的形象中。
刻板印象是一种固定化或模式化的社会认知图式,可以简化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的看法。这在电影中体现出来,艾丽因为她的类芭比形象而遭受歧视,被戏称为粉红芭比。她的前男友、法庭上的律师、法官和陪审团都对她持有成见,认为她只是一个漂亮但无脑的粉红芭比。然而,在电影情节中,艾丽通过聪明和智慧解决了复杂问题,打破了刻板印象,展现出自己的独特能力。
电影通过情节发展呼吁观众,鼓励他们不必迎合刻板印象,不必质疑自己,不必改变自己。这种"女孩方法"同样适用于男性主导的领域,激励了观众发现自己的力量,寻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
芭比娃娃的形象在电影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将芭比娃娃变成了更多观众的榜样。然而,芭比娃娃的极端不现实的身材标准也制造了女性的身材焦虑和自卑,引导她们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总之,电影《律政俏佳人》通过类芭比形象展示了女性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打破了刻板印象,激发了观众的力量。与此同时,电影也提醒我们,对美的过度追求可能会导致身体焦虑和不健康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