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未来发展前景的言论最近一直引起网友的热议:医院的好日子不多了,也就剩下这几年的最后疯狂了。大家该收收心,盘算一下以后该如何练好内功,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了。社会办医越来越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拥护。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中国一千多家医院中,除了极个别新建的民营医院外,还有一批医院被改制成为了民营医院,其规模、设施等等一系列条件都远远超过公立三甲。
根据整理,上述19多家医院是公立改制而来的。医院改制有何特点呢?医院改制又会何去何从?广大医护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医院首当其冲随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医院成为了改制的首要对象。有趣的是,能搞国有医院改制的事实上还是国有企业,以几家央企巨头尤为显眼。比如华润医疗医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当然我们还看到了复兴医药,金陵药业等企业的身影。
不过进步在于,医院是一些煤医院,毫无发展动力,改制后将引入以医疗为主营的企业资本,有望迎来管理和资金注入等诸多利好。当然,医院管理运营经验也谈不上丰富,不可避免的要走过一个探索期。
医院会被首先改制?在小编看来,除了首当其冲的医院,其次就是城医院了;第三就是一些扩张过头的医院分院。
政治强人的大力推动医院为例,正是在年左右,由时任洛阳市委书记大力推动的,不改不行,而且改了就是一批。
医院医院的改制,都是政治强人仇和一手打造的,在宿迁主政时,仇医院全部改制,到昆明主政医院医院改制。
医院改制的动力在哪呢?首先,为官一任总要干出点事情吧,医院改制可谓捷径一条,不仅能够彰显改革的政治魄力,还很容易被人记住。一位学者就打趣说,医院改制,退休后到处拿讲课费都能拿不少,不然谁记得你?
当然这是玩笑话,改制还有一个动力就是引进资本改制后,不仅财政不再需要掏钱,而且还能够算GDP,算政绩。
医院改制的热情能够买得起医院,自然都是有钱的主。众所周知医院改制很艰难,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群体性事件,那么这些资本大医院呢?道理其实并不难,医院没有品牌信誉积累,而没医生。事实上第二条比第一条还要命。
因此,一些市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就成为了资本追逐的香饽饽。
医院改制潮要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定调,有学者预言未来五到十年将迎来医院改制潮。
在财政方面,医疗是投供方,还是投需方?我国的政策是两边都投,但现实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财政很难让政府尽到医院的投入责任,那么也就意味着一批医院将会被地方政府推向市场,迎来改制。
政府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现在政府正在大张旗鼓地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机构的投资,据估计全国已经进入立项和审批的中等规模及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就超过千家,甚至更多。医院多数不是以往的莆田系,是来自于私人资本,专业的投资机构,国内的大公司,以及境外的大公司。
医院不同,医院规模会比较大,资本金充足,管理能力强,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会对现在的医院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
政府大力支持社区卫生中心的发展在众多的医改措施中,政府决心最大,投入最多,最旗帜鲜明要落实的就是分级诊疗。分级诊疗的目的就是要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留在社区,不要大家都一窝蜂地涌向大的医院。
上海医改的其中一个重头戏也是分级诊疗,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上海分级诊疗的“1+1+1”模式是:完全自愿,居民可按照居住地为原则就近选择家庭医生进行签约,按照自身健康需求在全市范医院、医院进行签约。
改革成功的标志是签约留在社区就诊的居民越来越多,到医院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少。改革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达到,越来越多的居民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签约,接下来就应该是医院的普通病人越来越少了。
各位医院的院长们,你们感受到了这些微妙的改变了吗?你们还准医院扩床位吗?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变目前我们国家的医疗费用的支付还是Feeforservice按照项目收费,医院是利润中心,与之配套的是疾病险。从医院运营和发展的角度来讲,最好是病人多生病,多看门诊,多开药,多做检查,多住院,多做手术。医院做的越多,收入就会越多。
在按照项目收费的支付模式下,医疗费用的控制很难,医院特别是医院都有做大做强的想法和冲动。所以在过去十几年里,医院是疯狂的发展和扩张,床位动辄几千张,收入往往是几十个亿。
在这种医疗费用支付模式下,医院会自动去控制费用呢?你怎么能指望把医疗费用控制下来呢?
其实,要想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是有办法的,这就是单病种收费(打包收费)和健康险。
医院的情况咋样?美国已经在实施单病种收费(打包收费)和健康险很多年了,医院很少,你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床位,因为病人住院时间越长花费越多,对医院来讲越不合算,除非你是自费病人。在美国,医院逐步演变为两种类型:SurgicalHospital医院和AcuteHospital医院,内科疾病医院,都是在社区治疗和随访。只有需要做手术,或者是出现了比较紧急和严重的状况才会去住院,而且基本上都是很快就出院的。
美国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在医疗方面,我们很多的技术和服务以及管理模式都是在学习美国的,估计单病种收费(打包收费)和健康险离中国已经不远了。
整编自看医界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