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摩医疗之产科初体验
援摩已经半年余,除了身体的调整,更多的是对当地医疗的适应。没有产检,没有常规B超,值班时各种惊险均能碰到:无脑儿临产,足月胎死宫内,感染引起早产,更不用提她们常见的糖尿病合并妊娠,子痫前期,贫血,每每都有新的挑战,只能卯足劲小心干。
比如血红蛋白70g/l,因“胎窘、疤痕子宫”需紧急剖宫产,麻师告知我们没有血,需医生签字担下所有风险方做全麻,转院需1个多小时,为了抢到好孩子,那就签字后顶着压力剖宫产,新生儿评分8—10分,长舒一口气,交给最最给力的刘燕老师。我尽快缝合子宫,减少出血,真的庆幸:子宫收缩好,出血量少,顺利完成手术,感谢麻护、护士及整个手术团队,有惊无险总是好事。
病情的判断需要自己掌握第一手资料,助产士会把孕妇腹主动脉的搏动当成胎儿心跳告知你胎心70-80bpm,胎窘需要急诊剖宫产,我查看羊水是酱油色,估计胎儿已死亡,告知助产再做胎监,她竟真的做出bpm的正常胎心,她说已通知手术室可以马上手术,趁吸氧后胎心好转赶紧手术,我仍怀疑胎儿生死,再紧急也坚持做了B超,发现胎儿已在宫内死亡。此刻母亲的安危便是第一要务,不必为孩子紧急手术,反而应该放弃手术,减少大人损伤,于是放1/8粒米索引产,宫缩发动后顺利引产已水肿蜕皮的死胎,分析原因是脐带细且过度扭转。我再分析胎监仪器,发现它有存储能力,如果只听几秒,那听到的是前一位胎监的情况,需要缓一分钟才能监护到目前真正的胎心,刚刚助产太急,只听了一下,发现正常范围就谎报军情,产科医生急而不乱,出手要快,但谨慎动手,诊断明确非常重要。
疫情不分国界,不同的是国内有种种防护措施,摩洛哥却是“躺平”状态。驻地的各种防疫用品已准备就绪,徐汇区卫健委为我们准备了成箱的口罩、帽子和酒精凝胶。病毒肆虐时,总队部以最快的速度把各种防护用品和紫外线消毒灯等中大型器械及时运到我们驻地,提升了防护能力。我们能更好地做好防护,面对着可能发热的摩洛哥同事,直面曾感染2-3次新冠的她们,接诊没有任何核酸监测的患者。在医院里,除了自我防护到位,应用我们祖国的防疫用品,医院任何防护措施,环境消毒更是没有的,我们只有自己配着酒精,及时喷洒进行空气消毒。摩洛哥日增新冠病人七、八千时,我热情的同事仍没有带口罩,仍喜欢和我行贴面礼,她们的生活从未因新冠有所改变。我身穿蓝色防护衣,口戴N95,仿佛“套中人”来上班时,她们会感觉有些小题大做,不过聊聊天,她们也认可我们的谨慎,只是她们不喜欢这种拘束,仍喜欢如往常一样。理念不同,还好友情化解了冲突,相安无事中渡过着疫情。
危险的环境,更加感谢祖国的支持,更加感念总队部的及时后援,也更加思念家乡的好。但既然重担在肩,唯有不顾一切完成使命,方能不负重托,无愧初心。
(本格里医疗分队张茜)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