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头晕伴走路不稳进行性加重3月的青年患

白巅疯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10869.html

封面摄影:邓敏兴老师

能让人记忆犹新的患者不多,为什么?内心深处当然是相信我们神经科医生都在进步,大多数病患的诊断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不值得为之自嗨或作为高人一筹的谈资念念不忘吧?!只要倾心于本职,不忘初心,学有所进,学以致用,大概率是能够提高医生自己对神经科疾病的认知思维和诊疗水平的。然学无止境,当你与那些尚不明了的或原本了解却以别样姿态出现的疾病遭遇时,会给自信不足如我者当头一瓢水,凉了倒是其次,关键还湿了貌似沉稳的天使形象,戚戚然而束手无策的尬态,想必每个神经科的医生都有体会!其实这是医者的日常,没有棒喝,成不了卓越,没有坎坷,遇不见绝美,好比打怪升级,每个牛X的大咖,头上都少不了几处亮丽的包,不同之处是大咖们能竭尽所能,以包为鉴,丰满认知,修缮思维,钻研技艺,把自己精进成偶像级的存在,而芸芸如我等者,或者模仿或者观瞻,终难达到那样的境界,于是甩锅“天赋”“勤奋”,如此籍口,可充分否?

年虽不平凡,但临床工作一如既往,风平浪静,蹉跎到年底怕是没有悬念,直到碰上下面这例患者,打破平静,让懒散的思绪着实澎湃了一段时间,现总结如下,希望能对身处同样境地同志们有所帮助。

患者,男性,26岁,新疆电力系统工作,野外作业人员。

主诉:持续头昏头晕3月余,加重伴走路不稳1月。

现病史: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昏,头重脚轻,逐渐明显。1月前头晕加重,持续头部昏沉、头重脚轻感,并出现走路不稳,走路脚踩棉花感,行走时有要跌倒的感觉,站立、行走时明显。病程中无头痛发热,无肢体麻木无力,无恶心、呕吐、腹泻,无视物旋转,无耳鸣、听力下降,无视力下降、复视、视野缺损,无声嘶、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无智能减退,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无皮肤异常色素沉着或脱失,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就诊医院,查头颅CT提示双侧小脑半球对称性条状高密度影及低密度病灶,如下图。医院,未明确诊断,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粗查:步距宽,双眼水平眼震阳性,左侧病理征可疑阳性,余无明显异常,化验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及风湿免疫正常。拟诊“走路不稳查因”于年8月24日收住院诊治。

既往体健,吸烟6年,15支/天,无外伤、中毒病史;婚姻史、家族史无特殊。

就诊经历:

1.医院:头颅CT提示双侧小脑半球对称性条状高密度影及低密度病灶。

2.医院:查头颅MRV未见明显异常(未见片子);脑电图监测未见异常。

3.医院:颈椎X线片:颈椎曲度直,余无异常。

4.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检查结果如下:

①iPT14.10pg/ml;Hcy66umol/L;NH.0umol/L;②贫血检查:FOLATE2.13ng/mL,B-.00pg/mL;③血气分析:pO.9mmHg,余正常;④TORCH抗体:均阴性;⑤内分泌、风湿免疫检查正常,甲状旁腺素正常;⑥颈椎MR:C5以下椎管内脊髓后方见多发结节影,部分节段脊髓受压,双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影,C5/6椎间盘突出(后正中型),如下图。一、门诊初步考虑:分别从年龄、病程、主诉、体征及辅助检查切入诊断,以神经科疾病诊断原则入手,进行定位(体征+辅助检查)、定性(Midnights思路)思考。

1.定位诊断:脑干+小脑+脊髓,依据:

(1)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头昏,走路不稳;专科查体:宽基步态,双眼水平眼震,左侧病理征可疑阳性。

(2)辅助检查:头颅CT:双侧小脑半球对称性条状高密度影及低密度病灶。颈椎MR:C5以下椎管内脊髓后方见多发结节影,部分节段脊髓受压,双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影,C5/6椎间盘突出(后正中型)。

2.定性诊断:依次为炎症,感染,肿瘤,内分泌,代谢,遗传可能,依据:

(1)临床:青年男性,亚急性病程,进行性加重等信息,可以排除外伤、脑血管病(AVF)、中毒、内科系统疾病。

(2)辅助检查:头CT结果考虑代谢、遗传、肿瘤、感染、血管畸形;化验检查:可以排除内分泌(甲旁减等)、风湿免疫疾病。

3.初步诊断:从影像学检查结果入手,关键信息为钙化,一元论或二元论。

(1)遗传代谢:重点考虑了Fahrs病,NF,TSC,AGS,叶酸、B12缺乏等。

(2)炎症:免疫介导的脑干小脑炎,如IIDD、MFS、BBE、AE、神经结节病等。

(3)感染:脑囊虫、布病、结核、李斯特菌病、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

(4)肿瘤:胶质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等。

综合诊断考虑:Fahrs病/NF2?小脑脑干炎?需要进一步诊治,遂收住院。

二、入院诊治经过

1.主诉、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同前。

2.入院查体:内科查体:体温:36.5℃,脉搏:次/分,血压:/82mmHg,呼吸:2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精神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专科查体:神清,精神尚可,言语流利,问答切题,查体合作,高级皮层功能正常。双侧视力粗侧正常,双眼动眼充分,双眼可见水平眼震,右视时为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额面纹对称,右侧软腭略低,双侧咽反射消失,伸舌居中,示齿口角无歪斜,余颅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浅感觉对称存在,双下肢腱反射对称,双侧掌颌征阳性,双侧病理征可疑阳性。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稳准,双侧轮替试验协调,Romberg征阳性,原地踏步试验阳性,一字征阳性。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

3.入院后辅助检查:化验检查:血常规:WBC12.74*10~9/L,NE%0.81,LY%0.13,EO%0.00;TG1.90mmol/L,iPT14.10pg/ml;Hcy67umol/L;NH.0umol/L;贫血检查:FOLATE2.13ng/mL,B-.00pg/mL;血气分析:pO.9mmHg,余正常;TORCH抗体均阴性;血尿粪常规、止凝血+DD二聚体、传染病全套、甲功全套、肿瘤全套大致正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正常。SO+ANA+ANA谱+ANCA+免疫球蛋白+补体:均阴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全套:正常。特殊实验室检查:复查FOLATE1.86ng/mL,B-.00pg/mL。T-spot:阴性;结核菌抗体定性:阴性。布鲁氏菌血清学实验:阴性。结核快速检测+利福平耐药回报均正常。X线检查未发现皮下钙化。头颅+脊髓MR:1.头颅MR:双侧海马、脑干及小脑半球信号异常并双侧小脑半球广泛钙化(双侧齿状核对称为著),结合病史,考虑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神经病变,双侧小脑半球广泛钙化-考虑合并营养不良性钙化,建议必要时除外甲旁减;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左侧筛窦炎;MRA、MRV未见明显异常。2.颈椎核磁提示C5以下椎管内脊髓后方见多发结节影,部分节段脊髓受压,双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影,有强化效应,C5/6椎间盘突出(后正中型);结合病史首先考虑髓外造血,建议临床除外神经纤维瘤病;L5/S1椎间盘膨出,C5/6椎间盘突出;L5椎体囊性灶。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大致正常。胸部CT:1.双肺未见明显异常;2.前纵隔絮状影,考虑胸腺退化不全。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α波略前移且欠规则。肌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视、听神经诱发电位:右耳BAEP异常,双眼VEP正常。影像检查如下图。

4.脑脊液检查:首次腰穿压力:mmH2O;脑脊液常规:Pandy弱阳性,WBC-BF6.00*10~6/L,MN%96%,PMN%4%;脑脊液生化:PROT0.48g/L,GLU2.0mmol/L,CL.2mmol/L;一般细菌真菌涂片、抗酸墨汁染色结果正常;二次腰穿压力:mmH2O;脑脊液常规:Pandy弱阳性,WBC-BF6.00*10~6/L,MN%83%,PMN%17%;脑脊液生化:CL.0mmol/L;一般细菌真菌涂片、抗酸墨汁染色正常。

入院初步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布病/霉菌/寄生虫?脑脊液NGS2.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查AQP-4+MOG+GFAP3.神经系统遗传代谢性疾病?叶酸、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升高4.神经皮肤综合征:NF/TSC/SWS?5.Fahr病/甲旁减?6.肿瘤?髓外造血?入院后综合考虑:1.遗传代谢疾病

(1)NF2:皮肤体征表现少见,%有CNS病变:听神经瘤、多发性脑膜瘤、非肿瘤性脉络丛钙化、脊柱神经鞘瘤或星形细胞瘤。神经压迫症状:感觉运动症状、平衡共济症状、视听损害症状,高颅压症状等,NFⅡ基因多数患者是动态突变。该患者有符合年龄、影像(小脑脑干病灶并钙化,髓外多发占位病变)、右耳诱发电位异常并有平衡共济症状,需要考虑NF2可能。

(2)Fahrs病:又称家族性特发性基底神经节钙化,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由德国神经病学家于年首次描述。患者可出现运动障碍及认知、精神异常,发病年龄40-6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2:1,儿童罕见。其主要特点为基底节区、大脑皮层及小脑特发性对称的钙化。FD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与14号染色体基因突变有关,有研究发现SLC20A2、PDGFRB、PDGFB、ISG15和XPR1FD是该病的致病基因,初步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大脑局部无机磷稳态失衡、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及IFN-α/β免疫信号过度放大有关。

(3)叶酸、B12等代谢障碍:前者如遗传性叶酸吸收障碍,一种罕见的可治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肠道叶酸吸收障碍,导致神经系统叶酸缺乏等的多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可引起双侧广泛对称性颅内钙化。目前已知的导致叶酸缺乏的基因是编码质子耦合叶酸转运体的SLC46A1基因。另一方面,叶酸缺乏可以大细胞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继发髓外造血,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及T细胞功能异常继发感染等。该患者叶酸、B12浓度降低,颅内钙化,血象高,结合年龄等需要考虑代谢疾病。

2.感染性疾病:地域相关性的感染性疾病如结核、布病、囊虫病及虫媒、性病等需要常规筛查,尤其布病、梅毒等万能模仿疾病,可以出现极其不典型的表现,模拟肿瘤、周围神经病(GBS)、变性(脊髓萎缩)等,尚不能排除。

3.炎症性病变:累及脑干、小脑、脊髓的炎症性病变如NMOSD、MS、MFS、BBE及神经结节病、IgG4相关疾病、RDD等。需要进一步行相关检查鉴别。

4.肿瘤:能想到可能出现如此影像表现的如胶质瘤、淋巴瘤、母细胞瘤、转移瘤及其他不多见的肿瘤等,多数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或暂时有效之后又加重,该患者不能排除。

5.其他尚不掌握的疾病,需要和本学科、多学科专家探讨。

入院后诊疗思路及计划:

1.暂给予诊断性治疗

(1)给予莫西沙星口服(经验性,依据:血象略高,CSF不支持CNS),6天后停用;

(2)激素:地塞米松10mg,静滴,给予甘露醇、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等;

2.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脑脊髓强化MR、骨穿、血尿代谢筛查、CSF-NGS、血、脑脊液AQP-4+MOG+GFAP检查等检查,根据情况行NF等基因检测。

3.短期治疗效果评估:治疗5天左右,眼震有减轻,头昏与走路不稳有加重,患者外出活动需要陪员跟随,怕跌倒感明显,中间发热一次,对症处理后未再发热,总体治疗无效。停用激素和莫西沙星。

进一步相关检查:骨髓穿刺结果:三系增生骨髓象,提示可能存在感染;脊髓病变有轻度强化,小脑病灶亦有轻度强化;血尿代谢筛查正常;AQP-4、MOG、GFAP抗体正常;CSF病原微生物检测阴性。双侧胫腓骨正侧位片:未见皮下钙化。

院内MDT意见综合:

1.叶酸、B12、HCY升高,代谢因素不能排除,但与患者病情发展不符,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可在继续补充的前提下动态观察;

2.代谢病一般相对稳定,除非有其他诱发加重因素,建议查找,炎症可能性大,可以激素冲击治疗一下看看有没有效果;

3.常见感染都已筛查,临床表现、骨髓及血常规尚不足以考虑感染,也无贫血等髓外造血的基础疾病,髓外造血诊断依据不足;可先观察;

4.NF2/Fahrs病属于慢性疾病,一般不会进展很快,如不能明确排除,可以查基因予以印证,建议最后再考虑验证;

5.神经系统肿瘤不能排除,如果内科不能诊断,可考虑病理活检。脑干小脑活检取材有困难,可考虑脊髓病灶取材活检。

后续处理:甲泼尼龙1.0g冲击3天,3天减半,无效。复查CT检查脑干周围模糊不清,考虑占位或肿胀加重。

感谢兰大二院血液科吴重阳主任、神经外科韩彦明主任、影像科白玉萍主任及神经内科张旭东主任、郭佳主任、李鑫主任和我科部分同志参与MDT病例讨论。

初步诊疗后诊断再思考(个人考虑):1.定位诊断:脑干+小脑+脊髓,基本同初步考虑。2.定性诊断:结合入院检查,排除内分泌、代谢病可能,基本能排除感染,不能排除遗传可能,重点考虑肿瘤、遗传病。定性诊断是关键,排除法是手段。(1)遗传及代谢:代谢如叶酸、B12等复查及治疗无效可暂时排除,重点考虑NF2,其次Fahrs病,结合病史及家族史,短期内进展不符合NF2/Fahrs病等病的自然病程和表现,但尚无直接支持或排除证据。(2)炎症:风湿免疫、常见抗体阴性,激素治疗无效,临床可以考虑排除。(3)感染:基本排除脑囊虫、布病、结核、李斯特菌病、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虽不能完全排除其他感染,但目前尚无有证据支持感染,考暂不考虑感染,必要时复查脑脊液、血象及骨穿。(4)肿瘤:转移瘤无支持证据,胶质瘤、母细胞瘤、淋巴瘤不能排除。(5)髓外造血:化验、影像、临床及血液科会诊均不支持,结合文献查询及学习,不支持。

综上,重新考虑诊断:临床、影像检查和鉴别诊断结果指向肿瘤可能,NF2/Fahrs病不除外。

那到底是什么肿瘤呢?这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考虑胶质瘤、淋巴瘤可能,但能不能从现有信息中给予界定呢?窃以为有有3条路可走:其一:求助更有诊治经验的影像、神经外科专家;其二:通过脑脊液脱落细胞病理获得肿瘤的直接证据;其三:开刀病变组织活检诊断。能用简单方法诊断的就尽量不用手术活检,因为手术或活检都有相对较大的风险,尤其诊断不明时更需慎重。就患者如下影像关键信息咨询了影像、神内业内大家。

最后我们求助于圈内神内、影像大咖,考虑肿瘤意向性诊断可能依次:胶质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等,建议查脑脊液脱落细胞病理,脊髓病灶活检。最后诊断仍然需要病理支持,看来这一刀是避免不了了,此时我们的神经外科战友韩彦明主任出手,接力鏖战,给患者性脊髓病变的手术活检,终于搞定了这位患者的诊断。

术中所见:肿瘤起源于脊髓,瘤髓边界不清,鱼肉状,质软,血供较丰富,切除部分肿瘤送活检,组织大小2*2*3cm。术前、术中及术后神外手术常规处理。

术后复查颅脑CT、病理结果如下:

最后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神经纤维瘤(Ⅱ型)?致谢:医院医学影像科初曙光教授、温医一院神经内科陈为安教授、医院核磁共振科宋建勋教授对该患者诊治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患者后续信息:患者医院就诊,反馈消息是诊断仍然考虑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拟行放射治疗,希望患者能有一个好的预后我的医路感悟:

1.患者及家属都是典型的西北农村真诚善良的人,信任医生护士,诊治过程中积极配合,依存性好,医患融洽,激发了医生的职业荣誉感,让我们多个学科携手合作,放手一搏,终于给患者的疾患起了个名字,给患者家属一个交待,甚幸且感慨,感谢患者及其家属!

2.该患者从门诊到住院部,因为疑难而给予过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caic.com/wnzd/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