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L.的干燥根茎。
图片产地主产于山东、浙江、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性状鉴别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饮片香附
为不规则的厚片或颗粒状。外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色白或黄棕色,质硬,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味微苦。
醋香附
形如香附片(粒),表面黑褐色。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降,微甘能和,平而不偏。入肝经而善疏肝,入三焦经而善理气,故为疏肝理气之佳品,被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肝气舒畅,气血和顺,则月经自调,疼痛可除,故又为调经止痛之要药。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主治病证(1)肝气郁滞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
(2)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3)脾胃气滞,脘腹胀痛。
配伍香附配高良姜:高良姜辛热,功善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气止痛。两药相合,既温中散寒,又疏肝理气,且善止痛,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效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未撒、调敷或做饼热熨用。醋制止痛力增强。
使用注意本品虽平和,但终属辛香之品,故气虚无滞及阴虚血热者慎服。
药理本品能抑制子宫、胃肠及气管平滑肌,并有促进胆汁分泌、解热、镇痛、抗炎、降血压、强心及抑菌等作用。(来源于网络)
健康永驻|博愛呵护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