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被称为“印度良心”,几乎他的每部作品都会揭露印度社会的一些问题,并促使人们去认识、反思,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如著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地球上的星星》、《摔跤吧!爸爸》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他没有止步于此,虽然他本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其他人的种种苦难,看似不与他相关,但他却明白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年,他主持的电视节目《真相访谈》,揭露反映了印度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现状和真实情感,将社会的黑暗面放在聚光灯下展现在人们面前。
节目一出,在印度整个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政策法令也陆续出台,推动社会进步。
在第一季第八集《害人的农药》里,他的团队去全国各地观察、采访、记录,邀请医生、生物学家、环境学家以及有机农业生产者现场对话,将真相向每一个人敞开。
母乳也不再安全
当孩子出生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给他们。
虽然奶粉风行了几十年,但全世界仍旧相信母乳是最安全的,所以,许多妈妈不惜放弃工作、或者顶着巨大的压力,也要给孩子母乳喂养。
然而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员拉什米·桑吉博士,曾针对母乳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
她从几个母亲那里取样并进行检测,结果令人非常震惊,母乳中硫丹的含量在限值的%以上,毒死蜱的含量也在限值的%以上,这大大超过了规定标准。
而农药之所以出现在母乳中,是因为大部分食物有农药残留。
“Pesticide”是一个英语词汇,按词源解释的意思是杀害虫和寄生虫的药物。
我们称其为药物,实际上是杀虫的毒药。这些“药物”没为虫子治病,反而把它们杀死了。了解它们不是“药物”而是“毒药”这一点至关重要。
为了防治虫害,卡萨古德方圆一万五千英亩的土地全部由直升机喷洒农药,整整持续了二十五年,几十万升硫丹进入了水源,也进入了人们的血液,损害了多人的健康,让人们生不如死。
莫汉·库玛尔医生是这场灾难的见证者,30年来,他一直在卡萨古德的一个小村庄里为农药的受害者提供治疗。
他发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存在各种疾病,包括癌症、神经紊乱、脑瘫、精神问题、癫痫和畸形的患者,还有就是流产,有的患者甚至有十次流产的经历,这是非常不正常的。
在这么小、这么有限的一个区域有大量的病人,然而镇子里没有工厂,没有空气污染,没有任何其他污染物,他很奇怪问题究竟在哪儿。
那时他不知道,硫丹就是罪魁祸首。
后来他发现,从年一直到年的25年间,该地区一直不计后果地喷洒农药。
农药除了伤害人类健康,农药也影响到了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青蛙、鱼类,这个地方什么动物都没有。
然而当库玛尔医生意识到这些灾难是农药喷洒造成的,并站出来反对政府继续喷洒农药时,政府出动警察来殴打他,幸运的是,村民得知有人要打他们的医生,10分钟内来了好几百人救库玛尔医生。
最后,库玛尔医生的呼吁奏效了,政府于年在当地停止了喷洒农药,之后动物又开始出现了,环境改善了很多,畸形和流产率也大幅下降。
农民不吃自己种的食物
马哈拉施特拉邦(位于印度中部,首府是孟买,是印度的主要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西克县的葡萄享誉全国。
新鲜多汁的葡萄令人垂涎欲滴,但种葡萄的农民却不会吃这些葡萄。
农民瑞豪·巴哈瓦:
“六年前,我得了口腔溃疡,那时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我每天都吃葡萄。
在葡萄园里,我们喷洒化学药品。
后来我不吃葡萄,也没吃药,溃疡就好了。如果不用杀虫剂,虫子就会咬葡萄,留下黑点。买主们看到葡萄上有黑点就会压价,我们就会赔钱。
品质方面,杀虫剂只是改善了葡萄的卖相,农药的渗入使葡萄的营养流失了。但为了赚钱,还是会这样做。我们自己吃的菜种在另一块地里,从不洒农药。”
农民德赛:
“一块农田是安全不用农药的,只是我自家用。
另一块农田我会用化学药品,是为了挣钱。
装农药的桶一整年都散发着化学药剂的味道,一个塑料桶尚且如此,更别说是人了。
我自己家吃的东西从来不上农药,在下雨前,我就都将它们收获了,留给家人和朋友,其余的就投入市场卖掉。
在这个年代,卖相就是一切,挑什么东西你都会挑好看的,你不会看里面怎么样。
为了更高的利润,没有人会考虑这东西会不会害死人。”
受访的农民只是冰山一角,印度有数十万农民都是这样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联盟的成员卡维塔·库鲁甘缇认为受指责的不应该是农民,因为他们承受很大的压力,他们想养家糊口。
而且并非农民研制出的农药,而是另有其人,是这些人告诉农民,要是不用农药,产量就不会提高。
农药造成的后果
斯里·高帕尔·卡布拉博士曾在杀虫剂对人体健康危害这方面做过深入研究。
他在各地的妇科门诊开展调查,研究对象是婴儿先天缺陷的发生率,发现了很多无脑儿的案例,颅盖骨缺失,脑髓外露。这和农药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叶酸是一种维生素。造成无脑儿的原因是缺乏叶酸。
为什么产妇会缺少叶酸呢?原因是一些杀虫剂会抑制叶酸的作用,环境中的杀虫剂影响到了产妇。
每年在整个拉贾斯坦邦大约有个无脑儿降生。此外,旁遮普邦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先天的生殖障碍也有很高的发生率,比如生殖器官缺陷,输尿管发育不完全,有的婴儿先天肛门缺失,而这些和致畸的杀虫剂被广泛使用密切相关。
旁遮普邦的扎尔奈尔·辛格也见证了“绿色”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
“在还是年以前,我们一直实行有机耕作,从没引起任何疾病。
后来绿色革命带来了农药和喷雾剂。大桶大桶的农药,有20升的、40升的,一大车一大车地运了过来,大量地喷洒这些毒药令人非常担心。
这些毒药破坏了环境,破坏了农田,毒害全国的人们。现在成群成群的医院求诊。我告诉你,在我的村子,已经有四五十人死于癌症了。
看,我不是科学家,我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但我看到这种破坏正在肆虐,罪魁祸首就是农药和化学制品。”
万达纳·西瓦博士长期致力于农业问题的研究,她说:“杀虫剂是一种疾病。
一旦你进入了杀虫剂的恶性循环,杀虫剂的用量会呈指数级增长,那时你只能将错就错,因为生物的自然秩序遭到了破坏,你破坏了生物链中害虫的这一环。
大量使用农药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已经有25万农民选择自杀,他们因为购买种子和农药而负债累累。”
农药公司的谎言
节目还邀请了印度最大的农药公司“联合磷业(UnitedPhosphorous)”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史洛夫,该公司每年的营业额高达亿卢比(约85亿人民币)。
虽然史洛夫先生在节目里承认农药的确就是毒药,但仍然强调农药是安全的,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伤害,甚至说喷洒农药对农民的身体健康有益。
他的言论让在场的人爆笑不止。虽然大家都觉得他在胡说,可是他的公司生产出来的农药却进入了农田、进入了水源、进入了人们的体内。
一个卖农用产品的商户苏仁德·马什的里说:“久效磷(一种高效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的剂量应该是40克溶剂20升水,但厂商首先隐瞒剂量,他们建议用60克到70克,经销商就建议用克,买农药的人心想克有什么用,我得用克,他的雇工最后就用了克而不是40克,过量使用就用了这么多。厂商非常急功急利,他们说,再卖20升,我就给你一台微波炉,卖0升就可以免费去俄国旅游。”
在比卡内医院,有一列从旁遮普邦始发的专车,这辆车被成为癌症列车,挤满了癌症病人。
我们需要改变
各地农民都在垂死的边缘挣扎,有解决方法吗?
我们能不使用有毒农药来耕作吗?没有农药,我们能防虫害吗?
当然可以。
只是种植出来的东西,可能长得不好看。
可持续农业研究中心的拉曼扎内于鲁博士说:
“昆虫有两种,一种吃素,它们以绿色植物为生,另一种是食肉的,它们只吃其他昆虫,只要荤食昆虫存在,我们就不用害怕素食昆虫,但农药喷洒把它们全都消灭了,连荤食昆虫也消灭了,于是害虫的数量就增长了。
也就是说我们把帮手都杀了。
因而在重复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个自然选择的循环,农药用在哪里,哪里的害虫问题就会加重,所以问题不在虫子,问题在农药。”
“不用农药邦”——锡金
如今,印度各地的农民都开始尝试不用农药的农业,而在北部的锡金邦,该邦政府对农药和化肥发布了禁。
这场将锡金邦转变成“不用农药邦”的战役,势头正猛,证明了彻底转换为不用农药是切实可行的。
锡金邦首席部长史利·帕万·昌姆林说:
“为什么政府力挺不用农药,长期看来,这会使我们获益,
因为不用农药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产品的需求量会增多,而且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我们的做法就是禁用化肥和农药,同时我们教授农民不用农药耕作的相关知识。”
年印度在生产上打破的两项世界纪录都来自比哈尔邦,一项是番茄,其亩产量打破了世界纪录,另一项是水稻,其亩产量超过了中国,这两项都是不打农药耕种的。
不打农药的农业未来
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
节目最后,有人问,普通人买得起不打农药的食品吗?
答案是:这需要消费者和农民相互沟通,建立一种关系,
让农民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才能买到健康营养的食物,
不用农药产品能使消费者和农民同时获益:消费者买的越多,农民才会生产更多。
阿米尔·汗总结道:“从早茶到晚餐,农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辛勤的劳动换来我们盘中的食物,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农民兄弟姐妹。
盘中食物有多少毒素取决于我们的政策,放任化学农业,我们自己也会自食苦果;
但如果我们支持不打农药农业,我们也会吃上健康营养的食物,而这对农民也大有裨益。
是时候赋予农民力量了,而这要始于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的呼吁要让政府听到。
希望农民的辛勤劳作,能再一次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说到底,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健康·环保·互助
伴诚品的前身是年底在中山五桂山南桥村成立的生态农场,年底由农场分化出来的一个生态食物产消互助平台。我们期待以食物为纽带,和更多的家庭消费者、社区店/群一起联合,通过推广溯源清晰,无添加或者有机品质的食物和日用品,逐步改善大地的健康,过上可持续生活。一方面通过购买支持良心生产者,一方面通过大宗购买降低采购成本,以更实惠的价格回馈消费者,同时我们也希望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可以建立环保回收工厂,将包装材料尽可能循环起来,减少垃圾产生!
客服电话/白癜风该怎么治疗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