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每一例出生缺陷的发生都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9月12日是中国的预防出生缺陷日,让我们一起get一下什么是“出生缺陷”以及如何预防“出生缺陷”发生。
1
让孕妈妈不安的“出生缺陷”到底是什么?
出生缺陷又叫先天畸形,是指孩子在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发生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代谢异常或代谢缺陷以及精神和行为所致的异常。比较多见的出生缺陷有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包括无脑儿和脊柱裂)、唇腭裂、先天愚型,多指(多趾)和脑积水等。
2
“出生缺陷”是怎么发生的呢?
出生缺陷的病因繁多且复杂,主要有三类:一是环境致畸因素的影响,如: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感染了风疹、巨细胞等病毒或感染梅毒螺旋体;接触了汞、铅、苯、农药、X射线等有毒物质,使用了某些致畸药物;二是母亲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微量营养素不足,如叶酸、碘缺乏等;三是遗传因素,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导致的出生缺陷,主要遗传有家族史。
3
孕妈妈需要什么时候做“出生缺陷”筛查,方法有哪些?
妊娠期满12周至出生后42天孕妈妈可以通过在合适的孕期抽血检查和超声等影像检查,早期发现一些严重出生缺陷,也可通过采集绒毛、羊水和脐带血等对部分严重出生缺陷进行产前诊断,例如唐氏综合症、严重形态结构畸形、重型地中海贫血等。出生缺陷病种有很多种,但是,有的出生缺陷症状需要出生后才逐步表现出来。目前的技术手段不可能在产前发现和诊断所有的出生缺陷,很多出生缺陷需要在出生后通过及时筛查发现。
4
有什么办法能够预防发生出生缺陷吗?
一级预防:增补叶酸、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进行婚前咨询检查,了解未婚双方的健康状况有无影响下一代生命健康的疾病,需要采取什么相应的预防措施等;遵循医生关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的建议做好怀孕前充分准备,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预防感染、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并根据需要增补叶酸、注射疫苗等。二级预防:进行产前筛查。孕妇可在孕12-14周、孕20-22周、24-28周及32周左右各进行一次B超检查,可检测出70%-80%的出生缺陷。母血生化指标产前筛查可检测出60%-70%的高危缺陷。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俗称无创产前筛查)可检测出99%的三体型出生缺陷,可以早发现、早诊断,及早采取措施,预防缺陷儿。三级预防: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听力障碍等疾病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对发现的缺陷儿童要及早诊断,选择最佳的手术矫正时机,以降低缺陷儿给家庭造成的负担。5
为了减少“出生缺陷”,哪部分人需要提前进行孕前咨询呢?
夫妻双方或家庭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曾经生育过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者;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的人;女方患有某些慢性病的都要提前进行孕前咨询。
6
宝宝出生后,孕妈妈也不要疏忽,“出生缺陷”仍然存在。
有些出生缺陷,特别是一些遗传代谢病和功能方面的疾病,不是一出生就发病或有临床表现的。但是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终生残疾,而如果治疗及时则可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健康危害的出现。例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G6PD、听力障碍等。
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
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加快建设健康潍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四医”联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制度,加快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医药强市。实施“健康潍坊人”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居民健康指标体系。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创建全省首个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提升计生服务管理水平。重点做好九件民生实事(1)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55元提高到64元,筑牢公共卫生屏障。(2)为孕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3)深化“关爱新生命”公益项目,为全市新生儿免费进行48种遗传代谢疾病筛查;为贫困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免费提供奶粉,其他家庭价格优惠比例由50%提高到70%,有效减轻家庭育儿负担。(4)实施“全民艾健康”行动计划,推广峡山区太保庄“热敏灸小镇”经验,有效预防治疗常见病、慢性病。(5)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四价流感疫苗,降低流感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6)为1岁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有效预防高发病率、高传染性水痘急性传染病。(7)为全市适龄(35-64岁)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筑牢妇女健康“防护墙”。(8)为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治疗。(9)积极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高高龄补贴标准,让全市老年人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