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学课件和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1.了解精子获能及其意义,卵子的成熟,了解胎儿期的主要变化。

2.掌握受精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两性生殖细胞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

3.掌握从受精卵到胚胎完成期各周胚生长、分化的主要结构和标志。

4.掌握胎膜和胎盘的结构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胚胎的发育是在()

A.胚泡腔

B.胚内体腔

C.胚外体腔

D.羊膜腔

E.子宫腔

2.胚期是指()

A.受精卵形成到2周末

B.第1周到第8周末

C.受精卵形成到第8周末

D.第5周到第8周末

E.第9周到出生

3.胎儿期是指()

A.从受精到第一周末

B.从第二周到第八周末

C.从第八周到第26周末

D.从第9周到第38周末

E.从第26周到出生后第4周

4.足月胎儿娩出时的受精龄为()

A.36周

B.38周

C.40周

D.42周

E.以上都不对

5.足月胎儿娩出时的月经龄为()

A.36周

B.38周

C.40周

D.42周

E.以上都不对

6.精子产生、成熟和获能的部位分别是()

A.生精小管、附睾、输卵管

B.生精小管、精囊腺、附睾内

C.直精小管、附睾、子宫内

D.直精小管、附睾、女性生殖管道

E.生精小管、附睾、女性生殖管道

7.刚刚射出的精子()

A.为二倍体细胞B.已有运动能力及受精能力

C.既无运动能力,也无受精能力

D.已有运动能力,但无受精能力

E.能穿过透明带和放射冠

8.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的时间是在()

A.出生前

B.青春发育期后

C.排卵前

D.排卵后

E.受精后

9.一个新个体的发生,开始时间是从()

A.排卵时

B.黄体形成时

C.受精时

D.卵裂时

E.胚泡时

10.受精时()

A.精子头钻入成熟卵细胞

B.精子头和尾钻入成熟卵细胞

C.精子头和尾钻入初级卵母细胞

D.精子头和尾钻入次级卵母细胞

E.精子头和尾钻入成熟卵泡

11.受精多发生于()

A.子宫体部或底部B.输卵管壶腹部C.输卵管峡部D.输卵管漏斗部

E.以上都不对

12.受精时的卵细胞处于()

A.第一次成熟分裂的前期

B.第一次成熟分裂的中期

C.第二次成熟分裂的前期

D.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

E.第二次成熟分裂完成期

13.卵裂是指()

A.卵细胞的第一次成熟分裂

B.卵细胞的无丝分裂

C.卵细胞的第二次成熟分裂

D.卵细胞的分裂

E.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14.受精后的第几天受精卵形成桑椹胚()

A.3天

B.4天

C.5~6天

D.11~12天

E.24小时

15.关于胚泡,哪一项错误()

A.又称囊胚

B.表面是一层扁平细胞,称滋养层

C.胚泡内为含液体的胚泡腔

D.聚集在胚泡一端内面的细胞称极端滋养层

E.聚集在胚泡一端内面的细胞称内细胞群

16.第几周形成二胚层胚盘()

A.第1周

B.第2周

C.第3周

D.第4周

E.第5周

17.人二胚层胚盘的结构是()

A.上层为外胚层,下层为中胚层

B.上层为中胚层,下层为内胚层

C.上层为卵黄囊的底,下层为羊膜腔的顶

D.上层为羊膜腔的底,下层为卵黄囊的顶

E.上层来自细胞滋养层,下层来自合体滋养层

18.两胚层胚盘来源于()

A.基蜕膜

B.壁蜕膜

C.内细胞群

D.滋养层

E.中胚层

19.原条形成是()

A.第1周末

B.第2周初

C.第3周初

D.第3周末

E.第4周初

20.胚内中胚层形成后,在脊索左右两侧,由内向外依次为()

A.间介中胚层、轴旁中胚层、侧中胚层

B.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

C.轴旁中胚层、侧中胚层、间介中胚层

D.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轴旁中胚层

E.侧中胚层、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

21.与中胚层形成有关的是()

A.原条的出现

B.脊索的出现

C.上胚层迁出的一部分细胞

D.下胚层迁出的一部分细胞

E.上、下胚层的一部分细胞

22.表皮来源于()

A.内胚层

B.胚内中胚层

C.胚外中胚层

D.外胚层

E.体壁中胚层

23.无脑儿与哪一项有关()

A.前神经孔未闭

B.后神经孔未闭

C.卵黄管未闭锁

D.卵黄管闭锁不完全

E.甲状舌管未消失

24.后神经孔未闭合可形成()

A.无脑儿

B.独眼畸形

C.无眼

D.无耳

E.脊髓裂、脊柱裂

25.大部分中轴骨及其骨骼肌来源于()

A.胚外中胚层

B.间介中胚层

C.轴旁中胚层

D.间充质

E.体壁中胚层

26.形成原始体腔的是()

A.内胚层

B.外胚层

C.体节

D.间介中胚层

E.侧中胚层

27.泄殖腔的上皮来自()

A.内胚层和外胚层

B.内胚层和中胚层

C.中胚层和外胚层

D.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

E.内胚层

28.植入发生在()

A.受精后24小时内

B.卵裂早期

C.桑椹胚期

D.胚泡期

E.胚盘形成期

29.植入的部位通常在()

A.子宫前壁

B.子宫颈

C.子宫角

D.输卵管子宫部

E.子宫体和底部

30.宫外孕最常发生于()

A.输卵管

B.直肠子宫陷窝

C.肠系膜

D.卵巢

E.腹腔

31.植入时的子宫内膜处于()

A.增生期

B.增生早期

C.分泌期

D.卵泡期

E.月经后期

32.胚泡开始植入的时间大约相当于月经周期的()

A.第6天

B.第11~12天

C.第14天

D.第20~21天

E.第28天

33.植入后的子宫内膜称()

A.胎膜

B.蜕膜

C.基蜕膜

D.基膜

E.黏膜

34.关于三级绒毛干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表面为合体滋养层

B.合体滋养层内面为细胞滋养层

C.中轴为胚外中胚层

D.中轴中含小动、静脉

E.借助合体滋养层固定于子宫蜕膜上

35.丛密绒毛膜借以固着于基蜕膜的结构是()

A.合体滋养层

B.胚外中胚层

C.羊膜

D.体蒂

E.细胞滋养层

36.下列哪种物质不存在于胎盘绒毛间隙内()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母血

D.胎儿血

E.电解质

37.下列哪一项参与形成绒毛膜()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胚层

D.胚外中胚层

E.侧中胚层

38.胎盘中分泌激素的细胞主要是()

A.细胞滋养层细胞

B.合体滋养层细胞

C.蜕膜细胞

D.结缔组织细胞

E.血管内皮细胞

39.下列哪一结构分隔了胎儿血和母体血液()

A.胚盘

B.胎盘膜

C.胎盘

D.胎膜

E.羊膜

40.妊娠晚期,维持妊娠的激素是()

A.胎盘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B.腺垂体远侧部促性腺激素细胞产生的黄体生成素

C.妊娠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

D.胎盘产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

E.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

41.早孕诊断可检查孕妇尿中的()

A.雌激素

B.孕激素

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D.胎盘催乳素

E.促生长激素

42.对于卵黄囊与尿囊的描述,哪项正确()

A.卵黄囊与尿囊的胚层来源相同

B.卵黄囊与尿囊均是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

C.尿囊构成脐带的胶质

D.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是原始生殖纽胞的发源地

E.卵黄囊动、静脉演变成脐动、静脉

43.体蒂是由什么形成的()

A.胚外中胚层

B.羊膜和胚外中胚层

C.绒毛膜干

D.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

E.胚外中胚层和卵黄囊

44.产生原始生殖细胞的是()

A.羊膜的胚外中胚层

B.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

C.卵黄囊壁的内胚层

D.间介中胚层

E.胚盘内胚层

45.妊娠后期,与胎体最贴近的是下列哪个结构()

A.绒毛膜

B.羊膜

C.卵黄囊

D.基蜕膜

E.包蜕膜

46.脐带内有()

A.2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

B.2条脐静脉和1条脐动脉

C.1条脐静脉和1条脐动脉

D.1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

E.以上均不是

47.胎儿诞生时,剪断脐带后从连接胎盘一端的切口流出的血液是()

A.胎儿的动脉血和静脉血

B.母体的动脉血和胎儿的静脉血

C.胎儿的动脉血和母体的静脉血

D.胎儿和母体的动脉血和静脉血

E.母体的动脉血和静脉血

48.诱发胚胎畸形的敏感期是在()

A.受精前的第1~2周

B.受精后的第1~2周

C.受精后的第3~8周

D.受精后的第9~11周

E.受精后的第12~14周

49.胎儿性别的决定因素是()

A.受精前母体精神状态

B.受精的卵子的性染色体类型

C.受精的精子的性染色体类型

D.受精后激素作用

E.受精后环境作用

50.关于单卵孪生结果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可能出现()

A.均为男性

B.均为女性

C.性别各异

D.可发生联体畸形

E.发生寄生胎

三、名词解释

1.胚胎学

2.精子获能

3.顶体反应

4.胚泡

5.原条

6.脊索

7.胎盘膜

8.透明带反应

9.植入

10.前置胎盘

11.胚期

12.卵裂(cleavage)

四、简答题

1.何为“月经龄”和“受精龄”?

2.简述受精的过程,受精的意义。

3.简述二胚层胚盘的来源及构成。

4.简述神经管的发生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畸形。

5.简述平盘胚转变为圆柱胚的因素。

6.解释何为“胎盘屏障”?胎盘能分泌哪些激素?

7.简述胎盘的血液循环及特点。

8.简述羊水的生成和功能。

9.试述三级绒毛干的形成以及绒毛膜的演变。

10.什么是单卵孪生?简述单卵孪生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11.叙述三胚层的形成过程以及分化为何组织?

参考答案

第十八章胚胎学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E2.C3.D4.B5.C6.E7.D8.E9.C10.D

11.B12.D13.E14.A15.D16.B17.D18.C19.C20.B

21.C22.D23.A24.E25.C26.E27.E28.D29.E30.A

31.C32.D33.B34.E35.E36.D37.D38.B39.B40.D

41.C42.A43.A44.B45.B46.B47.A48.C49.C50.C

二、填空

1.羊膜腔卵黄囊上胚层下胚层

2.绒毛膜羊膜

3.受精卵受精

4.蜕膜基蜕膜包蜕膜壁蜕膜

5.前置胎盘宫外孕

6.顶体酶顶体反应

7.ZP3透明带反应

8.间充质结缔组织

9.增殖分化

10.桑椹胚卵裂球

11.滋养层内细胞群胚泡腔

12.体部底部

13.口咽膜泄殖腔膜

14.丛密绒毛膜基蜕膜

15.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

三、名词解释

1.胚胎学: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2.精子获能:是射出的精子具有运动能力,但无受精能力,不能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细胞内。这是因为精子头部黏附有来自附睾和精囊腺的糖蛋白,阻止了精子顶体酶的释放。在精子从子宫到达输卵管的过程中,这些糖蛋白可被女性生殖管道分泌的酶降解,从而使精子获得受精能力,此过程称精子获能。

3.顶体反应:是获能精子的顶体外膜与精子的质膜发生局部融合,形成许多小孔,顶体内所含的酶可从中释放出来,溶解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释放顶体酶的过程,称顶体反应。

4.胚泡:是约在受精后第4天,桑椹胚进入子宫腔并继续分裂,此时细胞间出现含有液体的裂隙,裂隙逐渐汇合形成一个囊泡状的胚,称胚泡或囊胚,由滋养层、胚泡腔和内细胞群组成。

5.原条:是胚发育至第三周初,胚盘上胚层细胞增殖迁移至胚盘上胚层中轴线上形成一条增厚的细胞索,称原条。原条的出现决定了胚体的头尾方向:原条所在的一端为胚体尾侧,另一端为头侧。原沟深部的细胞继续分裂增殖并向深部迁移,在内、外胚层之间向头、尾及左、右两侧扩展形成胚内中胚层。

6.脊索:是在原条形成胚内中胚层同时,原凹的细胞向深部迁移,在内、外胚层之间中轴线上向头端生长,形成一条细胞索,称脊索。脊索可诱导其背侧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管,最后退化为人脊柱椎间盘的髓核。

7.胎盘膜: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经过的结构,称胎盘膜,又称胎盘屏障。结构组成:①合体滋养层;②细胞滋养层及基膜;③绒毛内结缔组织;④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至胎儿发育后期,胎盘膜仅由合体滋养层、共同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

8.透明带反应:是指一旦精子进入卵细胞胞质,卵子浅层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样物质,使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穿越透明带。透明带的这种变化称透明带反应。作用:保证单精受精,维持人类二倍体的物种稳定性。

9.植入:是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着床)。植入约于受精后第5~6天开始,第11~12天完成。胚泡通过植入获得进一步发育的适宜环境和充足的营养供应。

10.前置胎盘:人胚正常植入部位是在子宫体前、后壁或子宫底,如果胚泡在宫颈附近植入,则形成前置胎盘,在分娩时,前置的胎盘阻塞产道或出现胎盘早剥而引起胎儿娩出困难或大出血。

11.胚期:为从第3周至第8周末的胚胎发育时期,在此期,二胚层胚盘经过迅速而剧烈的增殖分化,发育为各器官、系统与外形都初具雏形的胎儿。

12.卵裂(cleavage):受精卵由输卵管向子宫运行中,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此过程称为卵裂。卵裂产生的细胞称卵裂球。

四、简答题

1.何为“月经龄”和“受精龄”?

“月经龄”是指从末次月经的第1日起计算,至胎儿娩出,共经过40周。“受精龄”是指从受精算起,一般计算受精龄是从月经龄减去2周。

2.简述受精的过程,受精的意义。

(1)受精的过程:受精指精子与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其过程分为三期:①大量获能精子接触到卵子的放射冠,释放顶体酶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从而部分精子直接与透明带接触。②接触到透明带的精子与ZP3(精子受体)结合,释放顶体酶在透明带中形成一条孔道,精子头部接触到卵子。③精子头侧面的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融合,随即精子的细胞核及细胞质进入卵子内,精子与卵子的细胞膜融为一体。精卵结合后,发生透明带反应,保证了单卵受精。

(2)受精的意义:①受精使卵子的缓慢代谢转入代谢旺盛,启动细胞不断分裂。②恢复了细胞的二倍体核型,遗传物质随机结合,染色体联合和片段交换,新个体具有与亲代不完全相同的遗传性状。③决定了新个体的性别。

3.简述二胚层胚盘的来源及构成。

二胚层胚盘的来源及构成:胚泡植入后,内细胞群继续增殖分化,在远离极端滋养层的一侧分化出一层整齐的立方形细胞,称为下胚层,在下胚层上方,内细胞群中的其余细胞分化成为一层柱状细胞,称为上胚层,上下胚层贴在一起,构成二胚层胚盘。

4.简述神经管的发生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畸形。

(1)过程:胚发育第3周末,在脊索诱导下,其背侧的外胚层细胞增厚形成神经板,神经板中央沿长轴凹陷为神经沟,沟两侧隆起形成神经褶,神经沟逐渐加深,两侧神经褶在胚体中段开始愈合并向头尾延伸成管状,称神经管。在神经管头尾两端仍暂时保留有开口,即前、后神经孔,与羊膜腔相通。前、后神经孔相继于胚第25天和第27天封闭。完全封闭后的神经管便和背侧外胚层脱离而埋入体内。神经管头端膨大成脑原基;尾端细长,为脊髓原基。

(2)在神经管形成的过程中,如果受到致畸因子的作用,前神经孔未闭合,则形成无脑儿;如果后神经孔未闭合,则形成脊髓裂或脊柱裂等。

5.简述平盘胚转变为圆柱胚的因素。

平盘胚转变为圆柱胚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各部分生长速度的差异引起。

(1)胚盘中轴由于神经管和体节的生长而向背侧隆起,而外胚层的生长速度快于内胚层,导致了侧褶。

(2)胚体头尾方向生长速度快于左右侧面的生长;头端由于脑和颜面器官的发生,生长速度又快于尾端,因而胚盘卷折为头大尾小的圆柱形胚体。

(3)随着头褶、尾褶和左右侧褶形成,扁平形胚盘逐渐变为圆柱形胚体并凸入羊膜腔的羊水中。

6.解释何为“胎盘屏障”?胎盘能分泌哪些激素?

(1)胎盘屏障是在胎盘内,使母血和子血既不相混,又能选择性地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结构叫胎盘屏障或胎盘膜。胎盘膜由五层构成:①合体滋养层;②合体滋养层的基膜;③绒毛内的结缔组织;④毛细血管基膜;⑤内皮。第3个月以后,内皮与合体滋养层接近,二者之间仅隔一层基膜。

(2)胎盘能分泌哪些激素:胎盘能分泌: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②胎盘催乳激素;③孕激素;④雌激素。

7.简述胎盘的血液循环及特点。

(1)胎盘的血液循环途径:子宫动脉经子宫螺旋动脉至绒毛间隙,通过胎盘屏障至绒毛的毛细血管,到胎盘静脉进入脐静脉。

(2)胎盘的血液循环特点:1)胚盘内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系统。2)胎盘屏障将母血与胎血分隔,互不相通。3)母血含营养物质丰富,流速快,流量大,有利于物质充分交换。

8.简述羊水的生成和功能。

(1)羊水充满羊膜腔,妊娠早期主要由羊膜上皮细胞分泌而来,无色透明。妊娠中晚期,羊水含越来越多的胎儿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的上皮,逐渐变浑浊,足月可达-ml。

(2)羊水不断动态循环,有三条出路:①胎儿的胎儿面和脐带表面的吸收。②胎儿体表的吸收。③胎儿的吞咽。

(3)其功能有:①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②保护胎儿免受外力压迫与震荡,防止胚胎局部与周围组织的粘连。③分娩时促进宫颈扩张,冲洗产道。④穿刺抽取羊水可早期诊断某些先天性异常。

9.试述三级绒毛干的形成以及绒毛膜的演变。

(1)胚发育到第2周时胚泡表面的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共同向外形成突起,称初级绒毛干。在胚的第3周时,胚外中胚层长入初级绒毛干内,改称次级绒毛干。此后绒毛干内的胚外中胚层形成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称三级绒毛干,绒毛干借细胞滋养层壳固定在基蜕膜上,绒毛干上伸出的游离绒毛浸在绒毛间隙的母盘中。

(2)绒毛膜演变:胚胎早期,绒毛膜表面的绒毛均匀分布。第八周以后,包蜕膜侧的绒毛营养匮乏,逐渐退化消失,形成平滑绒毛膜;基蜕膜侧的绒毛血供充足,营养丰富,生长旺盛,形成丛密绒毛膜,参与形成胎盘。随着胚体发育,羊膜腔的扩大,羊膜、平滑绒毛膜、包蜕膜和壁蜕膜逐渐融合,使胚外体腔和子宫腔逐渐消失。

10.什么是单卵孪生?简述单卵孪生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1)单卵孪生定义: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胚胎称为单卵孪生。

(2)特点:胎儿性别完全相同,遗传基因完全一样,相貌和生理特点极相似,他们之间做器官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

(3)单卵孪生形成原因可能有三:①一个胚泡内分化出两个内细胞群,各自形成一个胚胎,他们共用一个绒毛膜和一个胎盘,但有各自的羊膜腔;②在同一胚盘上形成两个原条和脊索,诱导形成两个胚胎,他们共用一个绒毛膜和一个胎盘,生活在同一个羊膜腔内,易发生联体畸形;③卵裂球分裂为两团,各自发育为一个完整的胚胎。

11.叙述三胚层的形成过程以及分化为何组织?

(1)受精后第2周胚泡植入时,内细胞群的细胞也增殖分化,逐渐形成一个圆盘状的胚盘,胚盘由上、下两个胚层组成,靠近滋养层的一层柱状细胞为上胚层,位居胚泡腔侧的一层立方细胞为下胚层,两层细胞紧贴在一起,构成二胚层胚盘,它是胚体发育的原基。至第3周初,胚盘上胚层细胞增殖,在胚盘上胚层尾侧正中线上形成一条增厚区,称原条,继而原条的中线出现浅沟称原沟,原条的细胞不断增殖经原沟下陷,在上下胚层之间向头尾和两侧迁移扩展,形成中胚层,至第3周末,胚盘由内中外3个胚层组成。

(2)三胚层分化:①外胚层主要分化成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胚体表面的外胚层主要分化为表皮及皮肤附属器的上皮,尚分化为腺垂体、松果体、牙釉质、角膜、视网膜、内耳膜迷路、外耳道、口腔和鼻腔及肛门的上皮等。②中胚层主要分化成结缔组织、肌组织、浆膜、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肾上腺皮质和牙本质等。③内胚层主要分化成消化管、消化腺、下呼吸道和肺的上皮及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中耳、膀胱和阴道等器官的上皮。

张志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caic.com/wnby/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