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村行医记
文/彭守静
年20岁的我结束了4年的卫校生活,医院任检验士。同时分配来的还有14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来到邱村不久,来了个腹泻久治不愈的病人,安医毕业的吴芝兰医生建议我给病人验大便,我便到库房找仪器,只见一台断了臂的显微镜躺在箱子里,我如获至宝,取出将断臂对齐,对好光线,还勉强能用。我做了大便涂片放在镜下仔细观察,终于看见阿米巴原虫在蠕动。好家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确诊了!因为在此之前,医院还没见过。
那时文革的硝烟还弥漫在安徽的穷乡僻壤。医院,对我们分来的学生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声称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我们不得不二次下放。被二人一组下放到生产队去。一医生搭配一护士,剩下我和一会计,没得搭配,硬着头皮走吧!我俩来到邱村公社最远的南阳大队,住在合作医疗点,也就是一间土坯屋,前后隔开,前是诊所,后为我们住所。一张篾笆一张床,床下小草探出头,一簇一簇的蚯蚓屎在地上让人无处下脚。但我担心的不是这事,而是我不是个医生,如何胜任医生工作?潘会计安慰我说:“你总比赤脚医生强吧!”就这句话一直鼓舞着我,碰到问题就翻书现学。记得有个农民大哥捂着肚子来看病,主诉肚子疼直不起腰,要求打针止痛,我还有点医疗常识,腹痛不能止痛,于是我将《农村医生手册》翻到腹痛一章,看着书问病史做检查,从房间到诊室来回跑着翻书,怀疑阑尾炎?怀疑胃肠炎?怀疑这怀疑那。最后根据病人几天不排大便,不放屁,听诊不见肠鸣音从而考虑是肠梗阻。我告诉病人,医院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那个人很听话,医院做了急诊手术,救了他一命。出院后他特地来南阳医疗点感谢我,我那个开心哦!无以言表。
还有一次夜里,有家属来要求接生,我的个娘唉!我一姑娘家从没做过,只是有时候陪助产士出诊,看她们接生。在这黑灯瞎火的夜晚咋办呢?我让他们去医院找医生,他们说路太远来不及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家属一脚深一脚浅往黑暗中走去。到他家后只见产妇躺在床上呻吟,我学着助产士检查宫口开张情况,但摸不到硬硬的胎头,很奇怪。只有等待“瓜熟蒂落”。当宫缩来时,我保护好会阴,让产妇用力,听到我的叮嘱,她好像有了勇气,一阵用力,“砰”的一声,羊水喷了我一头一脸(那天我嚐到羊水是咸的)。紧接着孩子便哗哗啦啦地娩出来。我一阵窃喜,没顾上擦去羊水,定眼一看,吓我一跳,只见这个婴儿眼睛长在头顶上,手脚还在舞动,原来是个无脑儿。我心定了,反正孩子也活不了,保护大人要紧。我赶紧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处理好脐带,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告诉家属这孩子活不了,等一切正常后,我便飞快地逃离他家。我不知道我对产妇的处理是否符合诊疗标准,但产妇的平安是最好的证明。
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里,我庆幸自己是个负责任的医生,能为老百姓尽点绵薄之力。后来,驻在石桥的南京军区“五七”干校来了一支医疗队,他们知道医院可以做检验,但却把检验士放到大队做医生,让人匪夷所思,便以需要检验为由调我回医院。
我从此结束了我的“医生”生涯。从事本行检验业务直至退休。
作者彭守静
~曾在医院任检验士工作
★忆江南.金桂雨
文/谈艺录
金桂雨,风住满金黄。碧落素娥吟玉露,人间青女舞寒霜,何处把花藏?
★宿醉
文/黄迎志
久别学友如亲欢
酩酊不觉已阑珊
晨窗新透两滴雨
却疑昨宴酒未干
(敬学友)
★游皖南川藏线有感
文/姚大华
仙人持笔抹群峰,
紫气氤氲似画中。
下界神龙贪碧水,
却留天路绕苍穹。
★秋游
文/王健
秋高气爽山水间,
青山绿水白云天。
金黄稻谷层层浪,
秋果五彩说丰年。
一群好友去乡间,
二眼放光把景观。
三二聚集评景色,
四眼调焦相机按。
生活实在太美好,
大爷大妈抖音玩。
忘了年龄哈哈笑,
美好生活人不老。
放松心情天地间,
美丽乡村景色佳。
空气清新无污染,
大美广德人人赞。
★城南花开
文/邓莹
时光如一把光阴的花
衬托着三寸日光
淡淡的秋
没有以往的燥热
在习习的风中
熟悉了淡淡的茉莉花香
心似蔚蓝
沉淀着一朵朵淡淡的白云
指尖穿梭了岁月的缝隙
抽象的骏马
如速写
站在光阴的墙角
生动活泼
湿湿的黄昏
树梢的那一抹绿
在诗意徘徊
精致的岁月
如花开到极致开到荼蘼
流光碎影中
有种淡淡的粉
倒影在水的尽头
金色迷离
一方安静
★踏乡
文/似水流年
携伴返家乡,
村河畔徜徉。
丽山连秀水,
阔场晒辛粮。
桥巍白云绚,
流清坝瀑常。
长廊轻迈步,
靓景荡回肠。
.10.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