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伴随“二胎政策”全面开放,高龄孕产妇增多,这意味着出生缺陷数目将明显上升,该如何预防呢?小编给您简单图解吧!
唐氏患儿
脊柱裂
无脑儿
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出生缺陷儿
今天是9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同心抗疫、护佑新生”。
什么是出生缺陷呢?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据统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
每年有8-10万神经管缺陷畸形患儿出生,最常见的就是脊柱裂儿和无脑儿,每年出生的唐氏综合征患儿多达3万左右,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达15-20万。
如何预防出生缺陷?面对出生缺陷,做好“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一级预防:指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在婚前、孕前阶段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包括健康教育、婚前检查、遗传咨询、孕前保健等,是出生缺陷防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包括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生育和大龄生育,孕期保健,通过优生科普教育和采用技术手段干预
第二道防线----二级预防:指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包括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孕产妇保健
第三道防线----三级预防:指对出生缺陷儿及早发现和治疗,尽量改善预后,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儿童系统保健
1、筛查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进行早期干预
2、筛查新生儿听力,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轻残疾程度
3、儿童系统保健:通过体健及早发现畸形缺陷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与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联合发布了《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其中20条核心信息如下:
1.禁止近亲结婚,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2.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等婚前保健服务。
3.提倡适龄生育,避免高龄妊娠。
4.倡导计划怀孕,减少意外妊娠。
5.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备孕。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7.计划怀孕的夫妇应当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8.有遗传病家族史或不良孕产史的夫妇应当到医疗机构接受针对性的咨询指导。
9.积极治疗自身疾病,维持良好孕育条件。
10.孕期谨慎用药,必要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11.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
12.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的夫妇双方应当接受地贫筛查。
13.及时建档立卡,定期接受产前检查。
14.孕期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持体重适度增长。
15.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当接受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
16.孕中期应当接受超声产前筛查,及时发现严重胎儿结构畸形。
17.孕期应当接受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
18.新生儿出生后应当及时接受相关疾病筛查。
19.0-6岁儿童应当定期接受儿童保健服务。
20.出生缺陷患儿应当及时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
出生缺陷不是不可控而是可以提前预防
医院-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