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护“心”,为你点燃希望之光
——为一位肝癌患者庆生记
???L先生,半年前被确诊为肝癌,术后就一直跟随着林丽珠教授团队,接受团队为他精心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多次在我院国际医疗部住院治疗。年底寒冬腊月之时,L先生再次返院复查治疗,L太太独自一人来到医生办公室,悄悄地和医护人员说第二天是他的生日。
她说道:“其实,以前从未给我丈夫庆祝过生日,我们都不是很在意这些所谓的纪念日。但自从他患病以后,我看着他总是要打针吃药,非常心疼,这次我准备了生日蛋糕,希望明天能给他惊喜,给他加油打气,能更坚强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同时,也非常感谢医护人员的努力和帮助,希望大家都能一起来为他庆祝生日,纪念患癌后的重生。”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林丽珠教授便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了L先生的生日庆祝会,并为L先生送来了祝福。林教授告诉L先生:“生命很珍贵,生命里的每一天也很重要,我们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我们一起努力,热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每一天。以后的每一年,我们都给你庆祝生日。就这样约定了,好不好?”L先生脸上写满了惊喜与感动,连连说道:“谢谢!谢谢大家!感谢感恩!我很开心,这个生日会很有意义”。在大家的祝福声中,L先生虔诚地许愿,吹灭了与肿瘤斗争年头的第1支蜡烛。
冬日里的广州虽然寒冷,医护人员的祝福与陪伴让他们倍感温暖。在大家的陪伴下,患者度过了一个简单温馨而又特殊的生日,L夫妇对医务人员的关怀与鼓励表示由衷的感激。
正如中国著名心理社会肿瘤学家唐丽丽教授所言:医学不仅仅是装在瓶子里的药,医学也不仅仅是试管中试剂的相互转化和观察试验,医学还是一门以医学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发现肿瘤后,患者和家属拼尽全力,艰辛抗癌。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白衣天使们仍会默默地坚守和陪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给患者带来温暖和希望。所谓“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防治癌症的路上,我们携手并进,为你点燃希望之光。
肝癌知多少
?著名演员吴孟达、知名歌手赵英俊因肝癌病逝,短短一个月,演艺圈两位知名人士相继因肝癌离开,令人唏嘘。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中国是肝癌大国,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数91万,我国占了41万!我国新发的患病例数占了全球将近一半,肝癌的防治迫在眉睫,关系到国民的健康。
那么,您对肝癌知?多少呢?
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指肝细胞癌,又称原发性肝癌。
1
肝癌的发病因素
病毒性肝炎(肝癌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饮食因素(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及缺乏微量元素硒、寄生虫)、水源污染、不良情绪等都与肝癌密切相关。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92.5%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因此,肝炎患者,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护肝等治疗,坚持早睡、减少酒精摄入、适当运动、调节情绪等生活方式对肝癌的防控都非常重要。
2
肝癌的常见症状
肝癌的起病非常隐匿,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已属晚期。肝癌的典型症状以肝区疼痛最为常见,其次为上腹部包块、胃口差、发热、消瘦、乏力、黄疸、消化道出血等。
3
肝癌的检查
早期肝癌的症状不明显,因此,定期的体检非常有必要。肝脏彩超和甲胎蛋白(AFP)检测可以起到早期筛查的作用。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酒精性肝病)、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血吸虫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所以血清AFP等肿瘤标志物和肝脏超声检查,建议至少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而超声检查或者血清AFP阳性患者,腹部动态增强多期CT和/或MRI扫描。因此,对于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预防建议:①接种乙肝疫苗;②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该尽早接受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③戒酒或减少饮酒;④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⑤避免摄入发霉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正常人群及其他疾病亦有可能出现AFP升高。AFP的升高,还可见于生殖细胞瘤,如精原细胞瘤、畸胎瘤、睾丸肿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另外,肝炎、肝硬化、妊娠、胎儿神经管畸形、无脑儿和脊柱裂,血清AFP也会显著升高。因此,在检查结果出现异常的时候,应找专业医生解答,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哦。
4
肝癌的鉴别
有些人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有肝囊肿或肝血管瘤,马上很紧张,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癌。不用太紧张,肝囊肿、肝血管瘤和原发性肝癌是不一样的。
肝囊肿,通俗来说是肝脏的“水泡”,大多数肝囊肿是先天的,是肝良性病变,我们根据病情做好定期检查就可以了。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良性肿瘤,根据较多的病例追踪观察,肝血管瘤的发展缓慢,未发现恶变。因此,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查、随访便可。
5
肝癌的治疗
肝癌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微创介入(消融,动脉栓塞等)、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6
肝癌的中医治疗
在肝癌的治疗中,中医药“全程管理”的参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扶正培本、抑制癌瘤,可使大部分患者用药后的症状有所改善,提高生存质量。
早期肝癌的患者,手术前后配合中药治疗,能够扶正补虚,防止转移、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术后肝脏功能。中期患者,在接受局部治疗后(如介入、消融等),运用中药能够减少治疗带来的肝功能损害,起到保肝抑瘤的作用。晚期患者常伴多发转移,肝功能差,合并黄疸、腹水等症状,可选择的治疗也非常有限,此时中医药主导治疗的作用尤为凸显,中西医结合共同延长了患者的带瘤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在肝癌的西医治疗中,微创手术和口服药物都可能带来许多不良反应,许多病人在接受了以索拉非尼等为代表的靶向药治疗后,常出现皮疹、腹泻、手足综合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难以维持治疗,这时候口服中药配合中医外治法可以帮助减轻病人的不适,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最后,总结与提醒大家:防癌很重要,每改掉一个坏习惯,您离癌症就远一百步!
1.戒烟酒、不熬夜。
2.多吃新鲜食物,坚决扔掉家中霉变的食物。
3.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不要太胖或太瘦,防止营养不良或脂肪性肝炎。
4.防治乙肝,定期体检,早期筛查甲胎蛋白和B超很重要。
5.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遇事心态要调整好。
供稿
林杰燕、杨婷、陈文敏、杨建英
责编
黎丽花、余玲
编辑
陈文敏
校对
唐艳辉、王旦旦
审定
林丽珠、刘琼、陈汉锐
林丽珠教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学术继承人,首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全国最美中医,中国好医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区域中医(肿瘤)诊疗中心建设单位负责人,广东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兼任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兼职),《中医肿瘤学杂志》副主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会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中医肿瘤联盟主席等。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医教研工作30多年,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肺癌、肝癌、肠癌的综合治疗;倡导以中为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临床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以人为本,强调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并重的理念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长期致力于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研究:(1)提出益气除痰法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治则,开展临床和基础的系列研究,研制“益肺散结丸”院内制剂供临床使用;(2)提出保肝抑瘤法为治疗肝癌的主要治则,总结肝癌的三阶段治疗法则;(3)建立中医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参与CFDA制订《中药新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4)主持制订编写了常见恶性肿瘤的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在全国推广应用,建立协作组开展临床研究。
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多名,先后有9名研究生获得学院优秀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培养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学术继承人2医院“杏林英才”4名。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等研究课题40余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60多篇,主编或参编论著20余部。相关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特等奖及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作为学科带头人,年牵头成立南方中医肿瘤联盟,包括全国52家单位,带领的学科团队医疗、科研基础雄厚,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同行业的前三甲;年学科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人文爱心科室”称号,年成为国家区域中医(肿瘤)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并牵头国家重大疑难疾病(肺癌)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年林丽珠名医团队获“健康传播名医团队金奖”,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是行业内公认的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龙头单位。
出诊安排:广州中医院门诊南楼四楼名医门诊2诊室(周一下午,周三上午),有关其他出诊信息可咨询林丽珠劳模创新工作室;邮箱:linlizhugongzuo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