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盛开的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医院超声科的节日,在援疆专家的支持下,在产科和新生儿科的配合下,医院超声科顺利开展超声胎儿系统性筛查和新生儿肺超声两项新技术,为学科建设注入了新内涵,也给临床医疗提供了先进可靠的科学依据。其中胎儿医院鲜为开展的高端新技术,新生儿肺超声是传统超声的“禁区”项目。下面小编就带您去了解一下这两项新技术吧!
胎儿系统性筛查
超声技术应用于产科临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孕期保健中必不可少的检查内容,每个孕妈妈在孕期都要进行超声检查。其中孕20-24周的胎儿系统性超声筛查是最重要的一项检查,通俗来说就是各位孕妈妈说的“大排畸”。医院会要求每个孕妈妈都需要做,但是很多孕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这项检查的重要性,或者说并不详细了解这项检查的意义及检查内容,下面我们根据下面的内容来一起看看:
孕20~24周胎儿系统性超声筛查:此阶段胎儿的大部分器官结构已发育完全,是进行胎儿畸形检查的最佳时机。对胎儿进行从头到脚系统性检查,可发现头颈部、心肺、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四肢等是否畸形。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规定,初步筛查的六大类畸形为: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通常意义上,排畸检查是指彩超排畸检查。主要是检查宝宝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是否符合孕周;胎儿是否健康;四肢、头脑、内脏发育是否畸形;以及羊水、脐带情况。孕妇需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进行彩超畸形检查,目前有三维彩超或四维超声两种检查方式可供选择。彩超检查可以排除大部分胎儿畸形,例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方面的畸形均可查出,但是由于时间不同、胎位不同,生成的图像也不同,因此,并不能完全将所有的胎儿畸形排出开来。
应用成果:超声科刘小莉主任在南京医院、医院邓学东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胎儿系统性筛查,填补了克州胎儿产前筛查超声检查的空白。自4月开展大排畸检查以来已经为余名准妈妈做了检查,受到广大准妈妈的欢迎。每个孕妈妈都希望生个健康的宝宝,因此一定不要忘记这项重要的超声检查哦,不然错过时间可没有办法进行弥补了!
新生儿肺超声
长期以来,肺脏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线检查、甚至CT检查,但X线或CT检查不可避免的给人体带来一定程度的射线损伤,不仅患儿要“吃线”,医护人员也免不了要“吃线”,而且,这种危害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可能更大。因此,如何让患病新生儿避免或减少射线损害,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和广大家长。超声检查之所以被认为是肺脏疾病诊断的“禁区”,原因在于,人体的肺泡内充满了气体,超声的声波遇到这些气体就会被“反射”回来而无法再继续“前进”。另外,传统的X线检查肺部,需要患者根据医生的指令配合进行深吸气/呼气配合,但由于新生儿不能作出这种配合,加之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成年人,导致这些患儿的胸片对病变的显示往往不够清晰。我院超声科阿依努尔主任和新生儿科肖玲主任从北京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刘敬教授处带来了新生儿肺超声这项新技术,新生儿肺超声不仅打破了肺脏疾病不能用超声诊断的“禁区”,还发现,与传统X线检查相比,超声诊断肺脏疾病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用成果:开展此项检查2个月以来,对20余名新生儿进行了检查,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等疾病进行了筛查和确诊,受到广大家属的欢迎。该项技术填补了克州空白,为新生儿的检查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方式。
超声科将借助江苏省援疆的东风,乘风破浪,不断开拓,争取开展更多,更新的检查项目,造福克州各族人民。
供稿:马冬玲/编辑:王婷/审核:李雪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