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保温箱里的“小奇迹”
医院照顾她
“奇迹,我的孩子叫王奇迹!我老公起的,这个名字就是要让他记得他来到这个世界,太不容易了。”医院5楼肾内科7号病房内,全身浮肿的郭娜在父母帮助下,艰难坐了起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六月怀胎便离开母体的“奇迹”,终于要回到母亲的身边了。为了生下“奇迹”,32岁的郭娜付出了太多,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
郭娜三次失去了刚怀上的孩子
年以前的日子,郭娜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生活平淡无奇,却也知足安逸。那一年,结婚两年多的郭娜决定做一个母亲,全家人急切地盼着新的家庭成员到来。厄运却不期而至,怀孕两个月的郭娜,还没有好好享受一个孕妇的快乐和辛苦,孩子却莫名其妙没了。
在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没有发现莫名流产的原因,郭娜想着,自己年轻还可以再怀。又一次怀孕,孩子又莫名其妙没了。四处求医问药,查出郭娜血糖有点高,但全家人也不知道这与流产有什么关系。
最终在一位老中医的指导下,郭娜进行了又一轮身体检查,确诊糖尿病。郭娜的母亲这时才明白,自己丈夫的糖尿病遗传给了女儿。
疾病没有打消郭娜做母亲的迫切愿望,虽然一直在吃药、输液,但郭娜想着最多的仍是孩子。又一次怀孕还是在预料之外来了,郭娜害怕再一次失去,刚得知自己怀孕就开始积极保胎。
接连不断地治疗,全家人包括医生都劝说郭娜,这个孩子仍不能要。“当时一直在吃药,治病,如果孩子将来生下来留下后遗症怎么办?”郭娜的母亲说。这时,郭娜又发现有血管梗阻的情况。随即转往北京治疗,确诊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最终,医院做了流产手术,第三次艰难怀上的孩子没了。
此后,郭娜在北京治疗了半个月,病情好转。如果永远不再要孩子,生活也会逐渐恢复平静。
郭娜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拼一次
一个女人对做母亲的渴望到底有多么强烈?郭娜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了这种渴望。今年3月18日,郭娜第四次怀孕,这时的郭娜身体还没有恢复,肾脏也出现问题,只能静养恢复。
现在,记者再问起郭娜几个月前执着背后的原因,她始终沉默着。作为郭娜的母亲,至今也不同意女儿的决定,“我们全家和她讲道理,你身体不好,不能要这个孩子,不然自己的命就没了。”郭娜的母亲纪女士告诉记者,“我就她这个一个孩子,说死说活不听。”如今,再谈起年初与女儿的那场争论,纪女士的口气中对女儿仍有些埋怨。
纪女士说,“后来我想,其实我如果换在女儿的位置,我也会用命拼一次,为了孩子和家庭嘛。但是,当时我要面对的是可能失去自己的孩子,我怎么会同意。”
郭娜坚持了一个母亲的执着,她决定无论如何要这个孩子,“我结婚了,生小孩是我的义务,我有权利做一个母亲,后期如果病情加重了,我也不会流产,即使将来我因此有生命危险,我也要保住这个孩子。”当时,面对家人、医生的劝阻,郭娜就是这样回复的。
怀胎3个月,像医生预料的那样,郭娜病情加重了,再次查出脑梗,医院,医生仍是建议她打掉孩子,全力治病,郭娜没有同意。
9月份,郭娜病情愈发严重,全身浮肿,肾病加重,有了积液,在医生建议下,孕妇郭娜连夜转往北京。“当时北京的医生都生气了,说病得这么重,怎么还让她怀孕。”纪女士说。
好不容易坚持到6个月,医生为郭娜做了剖腹产,孩子出生后就进了监护室。6个月的早产儿,孱弱不已,医生问郭娜的家人孩子很危险,还保吗?“她怀孩子那么辛苦,只要有一点保住的可能性,即使倾家荡产,都要保住。”纪女士说。
郭娜刚生完孩子,肾病就加重了,郭娜从产科转到了肾内科抢救,随即确认肾病已成了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
难以承担母子俩巨额的治疗费
两年多来,郭娜及其家医院度过,纪女士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怎么可能有能力承担如此巨额的治疗费用,接下来该怎么办,她也不知道,她希望通过晚报求助社会,能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
两年来,为了给郭娜及孩子治疗,花费了60余万元,“我丈夫的单位早已开不出工资,女儿没有工作,这些年全靠我的退休金和女婿的工资维持,而女婿经常需要陪同去北京,收入很少。而已经花费的治疗费大部分都是借的,借遍了,早已借无可借。”纪女士说,“医生说如果不做透析,我的女儿只能活两年,现在最迫切的就是给孩子继续做透析,然后等待肾源,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因为费用问题,郭医院治疗,只将6个月的孩子留在北京。孩子出生已有两个多月,郭娜只是在离开时隔着玻璃见了一面儿子,12月1日,郭娜的丈夫再次赶往北京,这次准备带着儿子回来,“两个多月的特殊保护,孩子在长大,也很健康。”纪女士说。
郭娜天天盼着儿子能回来,现在儿子即将回来了,家人却突然收到了一张《病危通知书》,病情越来越严重,随时都可能出现最可怕的结果。
“不后悔!”郭娜泣不成声,口中却坚定地蹦出三个字。12月2日上午,在病床上坐了一小会儿,郭娜又躺了下去,静静地等着她用生命生育的儿子。
如果您能帮助郭娜母子,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或者直接联系郭娜的母亲纪女士,。
包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