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啦!
福州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
“北上广”的优质医疗资源
医院
投用智能机器人
三大学科群齐头并进
……
今天
乌山君提前探访
医院
该院目前进入装修收尾阶段
预计明年5月开业
医院挂有三大牌子
个个响亮: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医院”
“福建医院滨海院区”
目前,医院(一期)项目进入了内饰装修和机电施工的收尾阶段,预计春节前完成收尾,明年3医院,明年5月开业。
医院
项目负责人刘捷云介绍
开业后先投用张床位
明年年底再开张床位
医院设计人性化,“飘带”有特色医院内灯火通明
门急诊、医技楼、病房楼、专家公寓楼、
行政楼、华福会堂等建筑面貌
都已露出真容
室外景观绿化基本完成
室内工人们紧张进行装修施工
进入门诊大厅
可以看到18米高的水墨画背景墙
整个大厅明亮、宽敞、大气
无论是门诊楼还是医技楼
都设置了很多的采光井、景观中庭
还有一些下沉式庭院
庭院内已经设置了景观绿化
旅人蕉、散尾葵、榕树……
让医院内部也有了小花园的感觉
此外,下沉式庭院与地下室相连
有利于地下室通风
医院最具标志性
也是最美的设计是
在门诊楼和医技楼之间
设计了一条横跨的景观带
上方是钢结构的白色“玻璃飘带”
形似玉如意
不仅遮风挡雨
医院采光好、透气
“飘带”下方是一条景观生态主轴
贯穿两大中心庭院
并串联其他院落空间
人性化的设计还有风雨连廊
长达米
联通门诊楼、医技楼、病房楼
医院门诊大楼后
下雨天,医院各个大楼
可不用撑伞
医院走一圈
乌山君感受到
这里环境优美
是一间绿色、医院
不仅大楼内外随处可以绿色景观
楼顶也有空中花园
院区共有绿化面积约5.4万平方米,绿化率35%以上。
刘捷云介绍
医院以“城院交融”为设计理念
院在城中,城在景中
以景观绿轴为主线
将大医院中
共设了景观中庭6个
并配合了屋顶绿化、
下沉式广场、复建花园等手法
打造多维度医院
医院投用智能系统、机器人从门诊楼往里走就是医技楼
背后是住院楼
这样的设计医院建设理念
“门急诊-医技-住院”的医疗主轴
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到达医技科室
实现医疗流程最短
乌山君在现场看到
医院的天花板已经布设物流轨道
医院将打造医院,物流轨道覆盖全院,已经装差不多了。
林姓工程师介绍
医院将建设智能污衣被服回收系统、
智能轨道物流传输系统、
数字化复合手术室、
AMR智慧物流机器人
智能污衣被服回收系统即将污衣被服从投放口投入,便可通过管道运输、集成控制、统一回收,医院内的整体垃圾收集效率,杜绝二次污染。
智能轨道物流传输系统可以将各个科室通过收发工作站、运输轨道连接起来,通过电脑控制的运载小车在各科时间进行物品传递,可批量运输药剂、样品等。
AMR智慧物流机器人就像“白白胖胖的机器人”,是医护人员的好帮手,可实现多科室多部门的物资智能化配送和追溯管理,可替代人工完成95%的医疗物资配送。
数字化复合手术室是指将原本需要在不同手术室分期进行的重大手术,合并在一个手术室内进行。
医院三大学科群齐头并进除了设施现代化、智能化
该院最厉害的莫过于
医院的强强联手
医院拿出拳头产品
输出最优质的资源
医院在滨海院区重点建设
神经医学、骨科学和感染病学三大学科群
神经医学医院和附一医院将共建高水平神经医学中心。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规划张床位,与神经康复相关的康复楼一期开放83张床。
骨科学手外科是医院的优势学科之一。在医院,骨科和手外科规划3个病区、张床位,将重点发展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手外科、运动医学、小儿骨科、骨肿瘤、足踝外科和骨科康复等9大亚专业。
感染病学根据规划,二期项目中的感染楼将实现检验、检查、药房全配套,一栋楼相医院。平时感染楼作为普通门诊/住院楼使用,遇到疫情可开启独立空气净化系统,全封闭成为感染专科楼。借助医院国内一流的感染学科的管理与专家团队,感染科将成为辐射全省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区域的国家疫情防控点。
值得一提的是,紧邻医院,还将建设新的福州市疾控中心。功能上除了设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作业中心,还重点设置包括一间P3实验室和三间P2实验室。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福州市新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指挥中心,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医院联合打造“防治一体化”的国家疫情防控救治点。
乌山君从福州市卫健委获悉,下一步,将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如期开业;深化“1+6+3”健康新城规划,加快推动教育、养老、地铁、快线等相关配套建设落地,全力推进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提高福州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福州市医疗服务能力,对福建及周边省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