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补充叶酸的重要意义

叶酸属于B族维生素,它能够溶解在水中。存在于小到病毒、细菌,大到人类的所有生命系统中,因最初是从菠菜叶中提取得到的,故称为叶酸。叶酸在体内的总量仅5~6毫克,但几乎参与机体所有的生化代谢过程,无论因何种原因造成体内叶酸缺乏时,其直接的后果就是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受到影响。这在血液系统则表现为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不能成熟而产生巨细胞性贫血。如在妊娠早期,则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时将造成无脑儿和脊柱裂等先天畸形,也可造成因胎盘发育不良而引起流产、早产等。

自年发现叶酸以后,它常用于治疗贫血,且对腹泻、水肿、胃溃疡和月经不调等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近年来对叶酸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已经证实,母亲孕早期叶酸缺乏是胎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神经管畸形是由于妊娠28天左右胚胎神经管闭合不全而造成的脊椎不同水平骨骼或颅骨缺损,表现为脊柱裂和无脑儿,是较常见的先天畸形,也是导致胎儿和婴儿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为3.8‰左右,估计每年有8~10万例神经管畸形发生。严重的神经管畸形胎儿或婴儿多在孕期和出生后死亡,存活者也多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知觉损失、大小便失禁、泌尿系感染及脑积水。

在母亲怀孕前和怀孕后增补叶酸,可以预防50%~70%的神经管畸形。还有研究提出,叶酸与先天性心脏病、老年痴呆有关。当然有关叶酸在体内的作用,至今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人体在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态下对叶酸的需要量是不同的。任何能引起细胞增殖加快的生理或病理改变,都会使机体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加。妊娠后,母体子宫、乳房的发育,胎儿和胎盘的形成及发育,均是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的时期,对叶酸的需要量大为增加,可达到一般人群的2倍。孕早期正是胚胎分化、胎盘形成的阶段,叶酸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因胎盘发育不良而引起流产。孕中、晚期母体血容量增加,子宫、胎盘、乳房发育及胎儿生长发育,同样使叶酸的需要量增加。加上这时孕妇从尿中排出的叶酸量也增加,更增加了孕妇叶酸缺乏的危险性。如叶酸供给不足,孕妇发生胎盘早剥、先兆子痫、孕晚期阴道出血的情况就会增加;胎儿则容易出现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且叶酸水平低下的母亲生下的婴儿体内叶酸贮备少,出生后由于身体迅速生长很快被耗尽,造成婴儿体内叶酸缺乏。这样婴儿生后的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孕妇体内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孕妇女。其原因除了需要量增加和丢失量增多外,孕前妇女叶酸营养状况差也是一个原因。北京医科大学妇儿保健中心对我国南、北方10个市、县婚前育龄妇女体内叶酸水平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约有30%的育龄妇女体内叶酸缺乏,其中北方农村妇女更为严重,说明我国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叶酸缺乏,怀孕后更是“雪上加霜”,叶酸缺乏的现象更加普遍。

人体所需的叶酸主要从食物中摄取。许多食物都含有叶酸,含量也不少。但叶酸很不稳定,遇热、遇光易被氧化而失活。食物在贮存加工和烹调的过程中,叶酸的损失在50%~90%,且影响人体对食物中叶酸的吸收利用的因素也很多。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等国的报道,这些国家孕妇每日膳食中叶酸的摄入量只达到微克。而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孕妇膳食中叶酸的摄入量远不能满足孕期的需要。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但和这些国家比较,我国膳食中含叶酸丰富的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较低,人们又习惯于吃经过煎、炒、烹、炸的熟食,因此能从膳食中摄取的叶酸量就更少。

近年来世界上的科研成果证明,妇女在孕前和孕早期及时增补叶酸,可有效地预防大部分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十多个国家采用了这一措施。

虽然各种营养素对人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而应是按人体的需要,按一定的比例来摄取。摄入过少,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会有损于健康;摄入过多同样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叶酸也是如此。目前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为了孕母和胎儿的健康,怀孕前、后要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同样也告诉我们,服用过多的叶酸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可能会影响体内锌的代谢而造成锌缺乏,致使胎儿发育迟缓;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等。

从研究也可看到,育龄妇女和孕妇每日增补0.4毫克叶酸即可以满足身体需要,纠正缺乏。每日增补的叶酸不应超过1毫克,叶酸过量有害无益。具体到每一位育龄妇女、孕期妇女究竟应该如何增补叶酸,最好咨询一下您的妇产科医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赞赏

长按







































白淀疯
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caic.com/wnyf/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