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补什么
现在的孩子真正需要补的是“心”和“该”不是锌和钙。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对孩子呵护备至,总担心孩子缺这个,缺那个。什么钙铁锌,什么鱼肝油,备足备齐,生怕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上学以后,即害怕孩子语文数学跟不上,又担心孩子没什么特长,更焦虑孩子将来学不好英语。于是又有五花八门的辅导班,特长班,英语作文班等着孩子呢。补完这个补那个。孩子是周一到周五辅导班,周六周日特长班,英语作文班……补来补去的,把孩子补成了高分低能或者低分无能的“巨婴式无脑儿”。其实孩子现在最需要补的不是锌和钙,而是“心”和“该”,心往哪里去,我该做什么?
现在生活条件好,不缺吃不缺喝的,哪里有什么营养不良?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只要在学校里认真听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就差不到哪里。作为有几年经验的辅导老师,我认为成绩差的孩子需要补的不是文化课,而是补习惯,补思维,补“心”,补“脑”。记得我的大侄子王浩小时候,我们在聊起一个小孩儿好像缺钙了什么的,需要补补。王浩就仰着脸问我:“二姑,你看我缺什么呀?我也要补!”我看着聪明活泼俊朗的侄子,用手指头捣着他的脑门说:“你呀!啥都不缺,就缺心眼!”当时虽然是个玩笑话,但是这句话却时常萦绕在我心里。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孩子真的是“缺心眼”。
因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只允许要一个孩子,导致两千年左右,几乎都是两代独生子。六个大人伺候一个孩子。于是很多“巨婴式无脑儿”诞生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来不及饿就吃饱了,更不知道啥叫冻着,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冬天永远都觉得孩子冷。关于学习,更不用动脑,因为现在学校老师都要求满分作业,自己做对做不对反正有爸妈呢,最后都能全对。爸妈没时间没能力没精力辅导的,还有辅导班。所以现在的孩子就几乎不用动手动脑,日子照样过得不亦乐乎。
一二年级怎么着都行,知识点简单。到了三年级,很多孩子即使是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了。为什么?因为幼儿园,小学真正需要补的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的长大就好了,树大自然直。试想:“困”子里边的小树能长直吗?每天被家人围着团团转,密不透风,透不过来气。接受不了新鲜的阳光和空气,最终的结果不是长歪就是枯萎。所以好的习惯要从小抓起,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让孩子自己学会动手去做,艺不压身。孩子的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学会在学校上课紧跟老师的思路,放学后在家独立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题要学会思考,实在不会家长可以正确地引导,简单地指导,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直接说出孩子需要的答案。孩子的头脑和四肢一样,越用越灵活。所以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什么阶段该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时候孩子自己该思考一些什么事。千万不要实行“三包”政策,培养出一个“巨婴式无脑儿”或“高分低能儿”
到了初中,很多孩子学着学着学不进去了,小学成绩本来还不错,到了初中寸步难行了,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因为孩子在四五年级时该补充能量了,该“加油”了,而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补充。昨天我带学生们出去聚餐,玩。一个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说:又是来这个饭店吃饭,我快烦死这个饭店了。(在孩子的心目中,出来聚餐就是吃的。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看见饭菜就够了。)我问几个五年级的学生:“你们希望不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发表在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