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们怀孕以后,总把超声检查当成宝宝万能的“排查器”,认为只要好好做过产前检查,生出来的宝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最近接连发生的产前无异常,产后畸形儿的案例却不少。
看大这爸爸妈妈们肯定要问了,既然不能查出来那做产前检查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事情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借这个机会解答一下产前检查的3大误区:
误区1
产前检查能查出所有胎儿畸形
妊娠期不能查出所有胎儿畸形!
其他通过产前超声无法查出的
胎儿智力、听力、视力、关节活动等功能方面的问题。
超声应筛查出的畸形包括
无脑畸形、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单腔心。
孕妇在合适的检查时机,医院接受的是产前超声筛查检查,上述六大致死性畸形是应该被筛查出来的。除这六大致死性畸形以外的畸形不一定都能被筛查出,原因与目前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的局限性及胎儿血流动力学的特殊性等有关。
未必能检查出的畸形包括
因目前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的局限性所致:
畸形检出率与畸形的种类、孕妇的身体条件(腹壁脂肪厚度等)、胎位、检查时机,以及检查医生的经验等相关。如胎儿耳朵、手指、足趾、单纯腭裂、神经、内外生殖器等,除个别胎儿位置特别好的情形下能大致显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难以清晰显示,所以检出率非常低。
由于胎儿存在特殊血流动力学的原因:
有些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产前超声无法诊断或难以诊断,并且这些畸形预后较好,像这类预后好的畸形也不是产前超声筛查的主要目标。
误区2
不能查出所有畸形就不做产前检查了
当!然!不!可!以!不带这样坑娃的!
孕妈妈还是要按时做产检,除早孕期(7~8周)确认是否宫内妊娠、胚胎是否存活、排除异常妊娠等以外,以下几个重要的胎儿畸形或异常的筛查时机可千万不能错过:
11-13+6周:
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标记(NT厚度,必要时查是否有鼻骨、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形态是否异常等);有经验的医生,对某些严重胎儿结构畸形可作出诊断(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裂并内脏外翻、单腔心等);
20-24周:
对胎儿结构畸形进行筛查及诊断;对某些染色体异常标记进行筛查(鼻骨发育不良、心室点状强回声、肾盂轻度扩张、脉络膜囊肿、脑室轻度扩张、股骨轻度短小、肠道强回声等);
此次二次检查主要目的:尽可能为患有严重结构畸形及严重遗传性疾病的胎儿,在围产期前选择终止妊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8-34周:
对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窘迫、发育迟缓等方面异常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早中孕期超声表现不明显的畸形如消化道梗阻、肾脏病变等,有可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这次检查主要目的:尽可能为应该出生的胎儿,选择合适时机出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早中孕期超声表现不明显的一些畸形提供参考价值。
误区3
只要查出畸形就不要小宝宝了
除了6大应该被查出的致死性畸形,一些预后较好的畸形(出生后治疗效果较好的)并不是产前超声筛查的主要目标,因为预后较好的缺陷胎儿,医学伦理原则上是不允许引产的。
对于小的异常,如多指(趾)、心脏强回声点、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异常,在以后的发育中,是有可能长好的。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很多出生缺陷也是可以治愈的。
所以妈妈们可不要因为一些可治疗的胎儿畸形就放弃掉肚子里的小天使!!